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教学课件 >《灰椋鸟》精彩教学设计

《灰椋鸟》精彩教学设计

opp整理 | 日期:06-21

导语:

三、朗读课文

板书:

15、灰椋鸟 辛勤劳动,植树造林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鸟 归林几分钟 排空而至 场面壮观 不愿过早安眠 喧闹 爱护鸟类,爱护自然

《灰椋鸟》精彩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文本、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和灰椋鸟身上迸发的生命活力,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咀嚼富有特色的语言文字,理解作者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场面的方法,并学会运用。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 时: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抓住重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灰椋鸟)。

2.最初,在作者眼里灰椋鸟是,齐读(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可是看了电视录像之后,她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一天下午,她们来到林场,选好观察位置,等候灰椋鸟归来。

3.作者看完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人工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轻声读一读这些词句,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板书:归林 壮观

(设计意图: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由一词一句总领全文的教学,一词是“壮观”,一句是“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人工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这一词一句集中地表现了全文的灵魂所在,抓住了这条主线,就能感悟作者的所思所想。)

二、探究感悟,理解发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

四、五自然段分别描写了鸟儿归林时和归林后的场面。下面请同学们(1)读:默读课文

4、5自然段;(2)想:边读边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3)画:画出你喜欢的词句;(4)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3.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把视线先聚焦到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你喜欢的词句?

4.汇报交流。

片段一: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

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1)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概括你想象到的画面,你会说什么?(气贯长虹、气势磅礴、壮观、浩浩荡荡) (2) 你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老远。为什么?能具体说说嘛?

他不仅找到词,还能说出是怎么感觉到的,不简单。

“数百米长的长队” 我们的操场跑道大约是200米,数百米的长队该有多长啊,灰椋鸟可真多啊。

点评:他不仅分享了句子,还抓住了关键词,说出了自己的体会,真好,就请你带着我们一起欣赏这壮观的场面。

请你读。同学评价,再指名读。

(3)这么壮观的场面让我们一起来观赏,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