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教学课件 >《灰椋鸟》精彩教学设计

《灰椋鸟》精彩教学设计

opp整理 | 日期:06-21

导语:

出示句段: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整个刺槐林和竹林热闹极了。

(1)再读一读这句话,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作者听到的鸟鸣,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场面的壮观,想象特别奇妙,语言生动!

(从听到的鸟鸣想到飞瀑落入深涧、惊涛拍打岸滩的声音,从林子想到俱乐部,作者的想象多丰富,她还用比喻的方法来表现)作者的语言多生动啊。 (3)这个句子还可以这样读,有什么特点?

(4)连用四个四字词语,语言有节奏、有韵律,句式工整,试着读出它的韵味。指名读。 (5)齐读!

(6)诗一般的语言,喧闹的场面,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试着背一背。齐背。 (设计意图: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指导学生的背诵要落到实处,这段话是四五自然段的重点,也是学生背诵的难点。通过对比理解句子的妙处,感情朗读;通过改变句子的形式理解句子的节奏感、韵律美,读出美感;再去背诵,难题迎刃而解。)

(7)此时此刻,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天然的俱乐部。“俱乐部”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有灯光,有音乐,有人唱歌,有人跳舞,在这里你看到了吗?

预设:晚霞就是天然俱乐部的灯光。“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整个刺槐林。”

预设:归林的灰椋鸟就是舞蹈演员,它们身着金红色盛装在翩翩起舞,扑棱棱飞起就是它们优美的舞姿。刚刚落在枝头的又成了观众。

美,鸟被想象成穿上盛装的少女,多美啊。请你读。

对比:原先作者眼中的灰椋鸟是——,现在的灰椋鸟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作者越来越喜欢灰椋鸟了,都把它们想象成翩翩起舞的少女了。 金色的灯光,盛装的少女,曼妙的舞姿,女生们,一起读! 预设:鸟儿在林内唱歌,是集体的大合唱。

(8)音乐、舞蹈交相辉映,热闹非凡,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鸟儿在林子里唱歌、跳舞,其乐融融,怎能不值得观赏呢?

(设计意图:有效地开发文本的资源一直是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学这一片段,紧紧抓住“天然的俱乐部”,让学生体会它的内涵。) 4.想象写话:(音乐、图片)

傍晚,倦鸟归林的场面作者用细腻的语言、丰富的表现手法呈现在我们面前,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刺槐林,灰椋鸟开始出林了,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你写出了鸟儿出林时的热闹、壮观,语言很生动,还使用了比喻、拟人修辞,又是一幅多么壮观的出林图。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语文课堂需要一些文学知识的引导,启发他们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和方法,有益于学生习作的提高。在充分理解作者的感情,厘清作

者写作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着去写一写,对语言的内化、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提炼中心,升华主题。

1.还是那些灰椋鸟(出示第一段),在欣赏了归林的壮观场面场面之后,作者如此感叹,出示:

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2.学到这里,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自由说。

3.是啊,人造林,林养鸟,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灰椋鸟》描写了这美好的画面,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也呈现了这温馨的自然之美,大家课后可以找来读一读。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