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参考

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参考

  1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2、过A点做l的垂线,垂足为B,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

  二、典型例题

  例题1:如下图共有几条直线,几条线段,几条可以读出的射线,分么?

  分析与解:(1)直线有一条MN;

  (2)线段有:线段AB、线段BC、线段AC;

  (3)射线有:射线AB、射线AM、射线BC、射线BA、射线CB、射线CN。

  注意:解题过程中,做到“分类”“有序”,“分类”的原则

  即不重复也不遗漏;“有序”的方法是指从某点,某条线段开

  始有序地数。

  例题2:(1)把25°2436“化为度(2)求80°224”×6

  分析与解:

  (1)度、分、秒化为度,应从秒开始,将36秒先单独列出

  转化为分即36″÷60=0.6′再把24′+0.6′=24.6′转化为度即24.6′÷60=0.41,最后

  得25.41。

  (2)有关度数的计算与有理数的计算方法同样,只是运

  算的顺序与进制不同,具体如下:

  80°224“×6=80×6+2′×6+24″=480+12′+144″=48014′24″

  注意:

  (1)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使用的公式是1′=

  1”=()′;(2)的计算方法类似于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使用的是60进制,且度分秒的互化是逐级进行的,不能“跳级”。

  例题3: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AOC=38,求DOE的度数。

  分析与解:由于点C、O、D在同一条直线上可知COD是一个平角,度数为180

  因为AOC=38

  所以AOD=142

  又OE平分AOD

  因此DOE=AOD=71

  注意:(1)题中有一个隐藏条件,就是COD=180,这是由直线AB、CD相交于点O得到的。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角的和、差来考虑,由OE平分AOD,可得AOE=DOE=AOD

  例题4:学校进行校际广播操比赛,体育老师是怎样整队的?

  1、全体立正,各排向前看齐,是为了什么?

  2、以某一排为基准,各排向左、向右看齐又是为了什么?

  3、以某一排为基准,各排成广播操队形散开(保持前后左右适当距离),这样的广播操队形整齐美观。为什么?

  分析与解:(1)各排向前看齐,使每排成为一条直线;

  (2)各排向左、向右看齐,使每一行成为一条直线;

  (3)保持左、右适当距离,使各排和各行所在直线互

  相平行,而且对角线上的所有同学所在队列也互相平行。

  注意:通过学生熟悉的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几何美,同时能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有一定帮助。

  例题5:如图所示,过O点分别作CB、AD的垂线。

  分析与解:把三角尺的一边和AB重合,同时使另一边紧靠在O点上,沿这条边画直线就是AB的垂线,同理可以过O点作出CD的垂线。

  注意:在用三角尺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时,必须把三角尺的一边(理解为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重合。

  例题6:我们对钟表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是否注意过时钟、分针的相关位置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呢?

  (1)分针每分钟转6°,时针每分钟转0.5°;

  (2)同一段时间内,分针所转的角度与时针所转的角度的比值等于12;由此,你能不能算出1点和2点之间,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重合?什么时候两针成90°的角呢?

  注意:有关钟表问题计算,可以利用上述(1)、(2)两个规律来解决。

  例题7:用七巧板拼图:

  (1)请用两副一样的七巧板拼出两个人见面互相行礼的图形,如下图(1)

  (2)请用三套一样的七巧板拼出两人打乒乓球的图形,如图(2)分析与解:对组成七巧板的各种图形的正确认识是解该题的关键。

  三、课时小结

  1、本章知识是在小学几何初步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对几何中的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行线、垂线的含义进行研究,并结合生活常识给出了一些基本性质,使我们对几何基本图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通过本章学习不仅要求同学要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而且要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课外作业

  第三单元

  (有理数及其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