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阅读答案-杨西京
导语:
医德
杨西京
一匹白马扬蹄甩聚, “吹吹呋”,一声长嘶,驻立于清易镇庙坡一座农院门口。少校下马进院。二三十位患者有序候诊于诊桌两侧,中间一行,四五空位。先生正襟端坐于诊桌前,正为一位患者把脉。
少校左手拍拍胸左短剑,右手拍拍胸右短枪,声含命令似的说: “清云寨军需官军务在身,请先生方便。”眼斜一下先生,一屁股压在正中一排首位。
先生左手捋一下银须,冷冷道:“诏亭祖训:凡来就诊者,官民一律排号,贫富一视同仁。此中空坐,乃为危急老幼孕所留。”
一团居高临下的傲气,杀气,腾上少校额端,正欲发作,忽见两只喜鹊从院空掠过,冲着少校数声欢叫。
“吾观贵人青春英俊,神满气厚,且面黄如蒸粟,暗含紫气,有将军之相,还望贵人亦有将军之量。"
“抬手不打笑脸人。”少校傲杀之气,顿消一半。欲以退后,放不下枪剑架子。“贵人入院,即有喜鹊报喜。还望后坐,以览今日家书。”
那年代,豫西一带不少“朝为匪,暮为兵”的杂牌武装。清云寨刘部本为占山为王的一股悍匪,刚被上峰收编,刘部借机火并几座山头,扩为一旅。豫陕边界数支武装见此眼红,久有吞刘旅之意。正因寨内战云密布,少校数次告假来此看病,直拖至今展,旅座才批。今展出寨门时,碰见同乡通信兵,送他一封家书,他告诉同乡,今天来清易镇看病,如有军情,但望速告。遂将家书塞进怀内。因见通信兵面色惶惶,直奔旅司令部,故一路心种不宁,早忘家书之事……少校心中一惊,先生望其气色,借喜鹊报喜之俗,便知自己怀有家书。心中对先生便有了一分敬畏。遂退出院内,拆开家书……
少校再次入院,先生已诊完。唯有上对白发夫妇,带三位青壮,正为先生恭送一块“歧黄再世"的谢恩匾。
其中一位青壮指着白发夫妇,问:“先生,他家孙子患积滞,先后吃俺仨几十服药,历近年把,险些丢命。仅吃你三服药,三天即愈?俺仨找到'同仁协'药坊,看了您开的药方,和俺仁开的一样,方同药同,疗效差天差地,何也?"
少校一听,也觉诧异。
先生抚抚银须,呵呵笑道:“为医讲究君臣佐使。敢问三位老弟,用啥药引子?”三位青壮想着自己用的“药引子”,怯不开口。一位反问:“先生用何药引子?”“百年灶心土。"
常用药引子多为大中、生姜、甘草……哪有百年灶心土?三位青壮张大了嘴。先生笑问:“三位老弟可知此儿因何而积滞?”三人哑言。
“此儿当在一岁左右,夜偎娘怀,子时,其母暴病骤亡,此儿仍在吃奶,此奶入肚,结成阴滞,致孩子下元沉没,五脏不润……”
“就是,就是。俺孙子今已三岁,儿媳已死了快两年了。”白发夫妇泪答。
“老弟,"先生看着三位青壮,妮娓而言:“用药如用兵,药方如排布三军,药引子如向导带路,纵三军再勇,向偏路错,何言取胜?”
三位青壮频频点头。
“咱百姓户家做饭的煤火灶膛,其灶心土,白天经煤柴烈焰爆烧,夜间封闭经温火炕烤,百岁日月,土含恒阳,以此恒阳克彼子夜阴滞,药引子引药力直插病灶,何滞不除?"三位青壮,击节叫好。少校心中,对先生又增三分敬畏。
送走谢恩一行,先生边为少校品脉,边道:“贵人青春得志,手握重权,然随心纵欲,导致阴虚。虚火上攻,龈脓齿松;虚火下行,入厕有难言之隐……”
少校拉住先生的手,连连点头。
先生虽年过八旬,听力极神。忽然,西南方隐隐传来一阵枪鸣炮轰,先生抬首凝望,双眉紧皱。少校亦为之一震。
瞬即,先生草成一笺,装入信封。递与少校,说:“你骑马到村口等我。我去药坊为你取药。此笺当遇到找你之人方拆。我半个时辰到,一为人送药,二为贵人贺喜!”少校再惊!心中对先生又多了三分敬畏。
先生提药赶到村口时,少校牵马立于清易镇村校门外一棵老槐树下。忽见一缕黄尘伴着一匹快马,看见立于树下的少校,通信兵越鞍而下马,三言两语,少校大惊失色。急拆药笺,上书:“贵人午时初,当有覆寨之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