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最小公倍数的授课说课稿

最小公倍数的授课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13

导语: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关于倍数的知识,你还知道什么?

  生: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倍数。

  二、创设情景,动手操作

  1.出示主题图:

  师:孔老师家的墙面出现了问题,谁愿意来帮工人师傅解决问题?

  读题:这种墙砖长3分米,宽2分米。如果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红色字体:用的墙砖都是整块,用长方形铺一个正方形。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我们根据上面的要求,请小组同学用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正方形纸上,合作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或者算一算,探究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看谁的方法多。一会我们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这个材料的选择经过多次的筛选,最终还是用书上的例题,最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铺地砖”这一生活情境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可借助于实物模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加强思考与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完成数学建模)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实物投影展示,出示相关方法的课件)

  预设:(1)我用的是计算法,长方形的长为3,宽为2,那么选用的边长得既能除开2,也能除开3。也就是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所以我们选用了边长为6厘米和12厘米的正方形,果然成功了,这是我们拼摆的图形。(师引导,像这样的数还有哪些?)

  (2)我选用的是摆一摆的方法。我摆的是边长为5厘米、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其中,边长为5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都失败了。只有边长是6厘米的成功了。

  (3)我选用的是画一画的方法。是用小长方形去铺边长是6厘米和12厘米的正方形。因为6里面有3个2,所以就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边上,既可以画3个小长方形,也可以画2个小长方形。12也是这个道理。像这样的数还有18、24、30……

  3.归纳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展示,你得出什么结论?

  边长是6分米、12分米、是6的倍数的正方形都可以进行铺设。只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才可以满足要求。

  师:那么这这些答案和长3、宽2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用集合图来表示。

  填完同学,结合预习的知识。自己说说每一部分表示什么?小组再交流一下。

  预设:2的倍数有2,4,6,8,10,12,14…;

  3的倍数有3,6,9,12,15,18,…

  公倍数有6,12,18,24…

  最小公倍数是6。(板书)

  师小结:揭示课题:最小公倍数

  4.回顾生活。

  如果以后再考虑“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正方形?”我们可以直接?(找公倍数)

  那如果解决“边长最小是几分米”呢?(找最小公倍数)

  三、拓展提升、实际应用

  1.基础题。

  2.综合题。

  3.发展题。

  4.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题回顾,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掌握了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这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也很多。回家搜集整理,下节课展示讲解。

  教学目标: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法:新授、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法:练习、自学、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钟)

  (一)复习

  1、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最大公因数与两个数的质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