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教学课件 >人教版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opp整理 | 日期:02-19

导语:

  (l)2个 加上3个 ,是5个 ;就是

  (2)3个 加上4个 ,是个 ,就是

  (3)2个 加上7个 是个 ,就是.

  2.判断正误,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

  4.一块皮子,做皮包用去这块皮子的 ,做皮鞋用去这块皮子的 ,一共用去这块皮子的几分之几?(列式计算,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法,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五、课后作业 .

  篇6:《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些学习经验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本课以生活情境“剪五角星”引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认知冲突,引出小括号,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小括号,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同时小括号的出现可以增加式题的变化,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乐趣。

  教学准备:课件、五角星学具。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生活引入

  课前准备:班级将选拔运动员参加学校运动会,在前一晚布置学生回去完成两项体育项目自测:1分钟计时跳绳和20米行进托球。

  教师:昨天两项运动完成情况怎样,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1)我是先进行一分钟跳绳下,再进行托球练习。

  (2)我是先进行托球练习,再进行一分钟跳绳的,我跳了()下。

  教师给予肯定,并小结:虽然这两项运动大家完成顺序可能不同,但都很好完成布置的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熟悉事例,在谈话交流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顺序不同,达成效果是相同的意识,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生活经验。】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

  1.读懂情境,了解信息

  教师:为了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运动,老师想请欢欢和乐乐剪一些五角星送给学生。

  (课件呈现教材第74页例3情境图。要求动态演示,先出示10个五角星,再出示主题图,主题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分别是欢欢和乐乐,对话内容依次出现。)

  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表述信息内容: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

  教师:你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课件出示):还剩下几个五角星?

  教师:请同学完整把条件和问题完整说一说。

  教师: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找已知条件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是学生初次研究运算顺序的知识,生活情境的支撑为学生提供新知研究的素材,课件的动态演示,为理解运算顺序奠定基础。】

  (二)分析问题,初步形成策略

  1.动手操作,直观感悟

  (1)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五角星或学具代替,摆一摆情境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学具摆出问题。摆好后,与同桌交流你的方法。

  (2)说一说

  汇报交流。教师请一名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五角星在黑板上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