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北大版一上数学教学实录

北大版一上数学教学实录

  师:你来!

  师:为了验证我猜得对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到前面的展台上用计算器来算一算,跟我比比速度。

  学生摆出:51

  师:51是3的倍数。我算的比计算器快吧?

  师:能摆一个三位数吗?

  学生摆出:312

  师:312是3的倍数。

  师:再来一个难点的。

  学生摆出:1123

  师:1123不是3的倍数。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的这么快吗?相信通过下面的操作你能发现其中的秘诀。

  【评析:改变了以往先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入手的形式,变为直接就用操作小棒引入,让学生一开始就抛开2、5倍数的特征的负迁移的影响。在课之始创设了学生“摆”老师“猜”这一互动环节。学生用几根小棒在数位表中摆数,无论学生摆的是几位数,老师都能迅速判断出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速度远远超过计算器。“老师为什么判断的这么快呢?”学生被彻底征服且急于想知道答案,吊足学生的胃口。】

  2、小组合作探究

  (1)师:我们一起来看探究要求:用相应根数的小棒在数位表上各摆出3个数。

  小组内合理分工,请大家静静的看一下合作要求——

  ①男同学操作前两行,女同学操作后两行,记录员将摆出的数记录在表格中。

  ②用计算器算一算,将3的倍数圈出来。

  ③仔细观察表格,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明白要求后,小组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你们的研究成果?再找个小助手。

  第一小组:

  师:问问大家你们摆的数没有问题吧!

  师:给大家读读,你们圈出了哪些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了3根、6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

  师评价:关键要看小棒的根数,了不起的发现。

  师: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第二小组:

  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你们认为除了3根、6根,还有其它情况是吗?具体解释一下。

  生: 9根、12根、15根……都行——

  师:真是这么回事吗?以9根为例摆摆看。

  学生活动。

  师:来,说说你们小组摆出了哪个数,它是不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6,36是3的倍数。

  师:哪个小组还想出三位数、四位数或是更大的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216,216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015,3015是3的倍数。

  师: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大家用九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那你认为他们小组的结论合理吗?

  生:很合理。

  师:大家说着,我把它记录下来(板书):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

  【评析:通过用“小棒摆数活动” 让研究对象直观化,降低了学生观察发现特征的难度,使得所学新知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借助小棒这个脚手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轻易的就会发现“只要所用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篇15:数学大题教学实录

  泰山小学校石洪会

  师:今天的学习从地图开始,出示:玄武湖景区占地大约400公顷。

  问:对那个词陌生些?想一想它是什么单位?你是怎么想到的?生:面积、占地

  师:不仅看,还要研究。从

  师:以前不是平方米做单位吗?为什么改用公顷?

  生:公顷比较大 生:平方米比较小

  师:比较大的面积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土地面积。

  板书:公顷

  问: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

  生:1公顷有多大?生:与平方米有什么关系?生:公顷是怎么得来了?生:公顷里面有没有顷?

  师:什么叫公顷?从这个问题开始。可以从学过的面积单位来研究吗?以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出示:1平方厘米,什么形状?边长多少。

  出示:平方米是什形状的?生: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观察三个面积单位,他们的形状有什么发现?生:正方形。为什么设计成正方形。生:面积好算?师:可以铺满。出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