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北大版一上数学教学实录

北大版一上数学教学实录

  3、在教学中,设计了知识的拓展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平行性质的理解。

  4、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从简到难,由简单的平行线性质的应用到平行线性质两步或三步运用,学生容易接受。

  这节课存在的问题:

  在上课过程中,担心学生由于基础差,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所以新课教学时间过长,学生练习时间短。 篇9: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北大版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

  (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篇10:二年级数学北大版知识点

  1、竖式除法

  (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有余数的除法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3)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篇11:二年级数学北大版知识点

  整数部分:

  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位上数大的就大,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知识点

  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