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人一命,胜造浮屠。
- 【释义】 民间谚语。浮图是塔,造一个佛塔,七层的叫七级浮屠。 中国人有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做了一件好事,救了别人一命,等于盖了一座庙一样。 事实上,这话是佛教语言: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有为功德。” [详细]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释义】 古代格言。其意可以理解为: 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 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评析】 古人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因为这两者都能使 [详细]
-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 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出自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董遇善于研究 《老子》,并为 《老子》作过比较准确的注解,还善于研读《左传》。有人想跟他学习,董遇却不肯教导,说: “你必须先把要学的东西读上一百遍”,他解释 [详细]
-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 【释义】 民间谚语。“真人”是指得道的人。“真人不露相”指的是不以真面目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暴露身份。 【评析】 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就是能人都韬光养晦,不随意展露才华。因为枪打出头鸟,锋芒太露容易遭人嫉恨,导致不测。 [详细]
-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 【释义】 民间谚语。意思是: 最后胜利才是关键。 这里讲的是人的精神,其意是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坚忍不拔的态度,不管过程如何艰难,能取得最后胜利才是关键,也就是所谓笑到最后者,笑得最好。 [详细]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评析】 孟郊诗词名句,出自 《游子吟》。 附原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 小草,喻指游子。三春晖: 喻指慈母之恩。三春: 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 [详细]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评析】 李绅诗歌名句,出自 《悯农》。 附原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 怜悯。锄禾: 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 [详细]
- 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
- 【评析】 民间谚语。该句意思是: 田里劳作的耕牛连卧的草棚 (牛棚)都没有,可是粮仓的老鼠有吃不完的粮食。其意深刻地讽刺了社会的不公,贫富的悬殊。辛劳忙碌的人们往往吃不饱肚子,而很多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却养尊处优过着奢靡的寄居生活! (也有人认为 [详细]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评析】 古代格言。该句最早出自杜甫诗词 《前出塞九首》。意思是: 射人应先射马,擒拿敌人应先捉拿强盗首领。 附原诗: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也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这首诗表达了诗圣强烈的爱 [详细]
-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 【释义】 古代谚语。意思就是说,人得病的时候就像山倒下一样快,让人喘不过来气; 而想让病好起来,像从茧里面抽丝一样慢,得让人小心翼翼地去护理。 [详细]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评析】 张九龄诗词名句,出自 《望月怀远》。 附原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首联写景: 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 后句即景生情: 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 [详细]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评析】 古代格言。出自 《古今诗话》,该书大概在宋代成书,其内容十分庞杂,至今在学术界有很大争议。 该句意思是: 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空间。 这里我们可以引申为: 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多么重要,也可以理解为拥有自由 [详细]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释义】 民间谚语。意思是: 比喻只要有生命存在,人就有本钱,将来就会有前途和希望! 出自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评析】 读此佳句则有一寓言聊以增趣 [详细]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评析】 王勃诗词名句,出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附原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详细]
- 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
- 【评析】 古代格言。古人做学问,写文章都非常地投入,非常地讲究,一字一句往往都反复斟酌。同时,古人表达情感很含蓄,很用心。正因为如此,后人在阅读前人作品时也需要具备前人的境界和修养。 所谓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就是说,要对前人作品的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