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英语获奖教学设计
Oddis spends a lot of time in _______with his friends.He is good at _________.He likes________ ______very much. ________the golf ball rolling into the hole brings him great fun. Although he and his friends are afraid of ________ discovered when they are playing in the town, they still risk(冒险)_________ a football match outside a doctor’s house, which brings them great excitement. His friends can’t help laughing after seeing Oddis ____ _______ behind the postman.
Task7 Make an interview of Oddis. Try to make as many V-ing forms as you can during the interview.
Step7 Homework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great but simple person you admire.
1.Try to use as many V-ing forms as you can.
2. Write down the dialogue you have made.
教学反思
作为走上工作岗位才第三年的教师,能参加这样大型的比赛,对我而言是一次极佳的学习机会。从其他十二位选手及专家点评中,我学到了很多。上好一堂课,牵涉到教材理解,教材处理,学生情况,教师本身素质等基本因素牵涉到上课时间,地点,情绪等其他因素。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在上课时要认真,负责,充满激情。由于水平有限,反思的内容可能很浅薄。
1.从教学设计而言,本堂课主要想要用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掌握阅读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以及动名词做主语和宾语的用法。根据上课的情况看,我已经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也通过大量不同语境下的练习,学到了目标设定的内容。
但在各个步骤的安排时,顺序还应做一些调整。比如,可以把电影片段先放在课前放,然后在语法的教学中融入词汇的用法。让活动的难度有梯度些。这一点,温州中学的老师做得很好。
2.从本堂课教学节奏而言,这堂课开始时节奏过慢,以至于到下课时没有完成Task7。这是对学生不了解及本身课堂节奏控制能力不足造成的。
3.从学生反映而言,学生都很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且完成任务时参与面也较广。但是学生被动思考的情况比较多,这是本堂课最大的不足。
最后,我想提出几点在备课过程中产生的困惑。
1.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和 Using language 的区别是什么?
2.作为词汇讲解,要学生说为主,还是老师讲为主,还是在课后作为练习让学生自己去巩固。如果是老师讲,那么度如何把握?
3.现在都说淡化语法教学,那么在上语法类课时,是否该提到语法术语,比如说“主语”,“宾语”等?
4.本堂课最后成形前已经改了六稿,其中有一个步骤是让学生四人小组活动,收集后面跟动名词做宾语的动词和词组,我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总结语法规律,不知这样的活动是否适合课堂教学?
5.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体现?怎样才能让教师明白学生掌握的情况?是通过他们课堂的回答和作业情况吗?
浙江省20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展评反思
桐乡高级中学 沈萃萃
新课标、新体验、新思考是本次英语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特色。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能有机会在这样大型的比赛中展示自己,与全省各地优秀选手同台竞技交流学习,又得到专家的点评与指导,实属幸运。所谓学而不思则罔,现将本次展评课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课堂设计新颖独特,环环相扣,层层递近,创意不断,给观摩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导入部分的word hunt直击关键词,简明扼要;T or F questions引入课外知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Personal information card贯穿整篇文章,使文章理解条理清晰;感动中国与论坛环节使整堂课上升到情感高度,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心灵的双重收获。
2.指令明确充分,活动组织有效,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group work和team work分工明确并考虑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层次,都能有效地展开并且有较好产出, 着实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课堂有效性”。
3.亲和力赢得学生信任,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默契。整堂课完整有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愿意积极配合完成各个环节,气氛相当热烈,感染了学生同时也感染了在场的听课老师,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
不足之处:
1.阅读部分处理不当,不能突出阅读课的课型。reading for details环节第一段设计了听力,第二段的“疯狂英语”效果不错,但留下了“后遗症”,导致学生在阅读第三、第四段时也读出了声。这些设计的缺陷是整堂课的软肋,模糊了阅读课的课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