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人教版2位数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2位数加法教学设计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 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篇8:《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题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观察现实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

  教具准备:课件,四个圆片

  学具准备:算式卡片,每名学生准备5个圆片或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

  先请3个男同学上前,提问: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上来?(3个)

  再请1个女同学上前,提问:老师又请了几个小朋友上来?(1个)

  把前面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一共有4个)

  师:谁能把刚才的过程用一句话完整的描述一下呢?

  (根据学生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先上来3个男同学,又上来1个女同学,合起来一共是4个同学。(让学生反复说。)

  师:你能把刚才描述的过程配上手势再描述一下吗?

  揭示课题:在数学里面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有一种运算方法叫加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板书:加法)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找学生上前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教师的动作,形象直观地体现合并的含义。】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气球图(第一张幻灯片出示第一张图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分离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小丑手上的气球有什么变化,播放第二张图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合起来的图片。)

  提问: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把小丑手上气球变化的过程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