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认识角教学设计
导语:
师生共同做活动角。
2、转动活动角,形成大小不同的角,并画出这些角,标上角度符号。
转动活动角,再画出大小不同的角,为下面比较角的大小做铺垫。师:同学们,看老师转动手中的活动角,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生1:老师我发现这个角会动。
生2:我发现转动活动角的一边可以形成许多角,形成的角开口不一样大。
生3:形成角的大小不同……
师:好,请同学们一起跟老师画出几个角。
教师转一个角,照样子画一个角,画出大小不同的角。并在图上画出角度线。
3、让学生指出画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巩固对角的认识。师:你能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吗?用手比划一下每个角。
再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指一指。
4、先让学生指出画出的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使学生了解,角的两条边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在充分操作、观察、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和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的各部分,知道角是一个开口的图形。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画的这些角,哪个大,哪个小吗?
学生先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再说明理由。使学生了解“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越小。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把这个较小角的两条边延长,观察一下,这个角变大了没有?为什么?
生:这个角没有变大,因为两条边延长后,顶点那角度并没变。
师: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什么没有关系。
篇3:《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实践直观认识角。
教具与学具:
1多媒体、一个大三角板、纸张、纸做的各种图形等。
2、学具:纸张、尺子、小纸条、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在哪里站着呢?
学生:墙角
师:、那老师的手在哪里放着呢?(课桌角)
学生:桌角
师:墙角、桌角,那你们知道角吗?
学生:知道或不知道
师:没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角,探索角的奥秘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探索新课
师:那同学们就来找一找图中的角(出示图例让学生找)
学生:找桌角、红旗图中的角、剪刀的角,钟表的角,三角板的角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你能不能折一个角呢?(照着那几个角折----剪刀、三角板、钟表)先示范折一个角
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可以选几个折的'好的或具有代表的角展示
师:那你现在摸摸它,看看它,想一想角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点、边)学生:分组讨论
师:每个组推选一个代表讲一下你们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老师总结)
得出结论: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
师:角也有它自己的名字,我们就来认识它
画一个角标出顶点、边,
师:如何来标记角呢?我们用一条短弧线来标记它,
记作、1,读作角1
三、巩固练习
师:再重复一遍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两个条件都要满足,现在老师就检查一下看同学们掌握了没,出示火眼金睛
学生:做题,一道一道讲并且订正
师:看它是不是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顶点和两直边
(出示下一道题)
师:我们刚才学习标记角用、短弧线来标记,现在同学们先找出图里的角并把它用弧线标记出来,可先示范一个(可叫学生板演)
学生:
师: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出示图)
学生:数角,回答(并订正)
师:我们学习了角,知道它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