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反比例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反比例的教学设计

  学生讨论后,多请几人发言。

  5、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上面的两个例子和数量关系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可能会说:

  ●它们都是乘积一定,一个量变大,另一个量变小。

  师:像上面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相对应的积也一定,就说这两种量成反比例,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称为反比例关系。这段话在课本第13页,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己读书。

  6、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成反比例关系的量,谁来说一说,成反比例的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学生可能会说:

  ●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这个量的乘积一定。

  ●一个量变大,另一个就变小;一个量变小,另一个就变大。

  三、尝试应用

  1、让学生自己判断“试一试”中的三组数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试一试”,自己判断一下,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给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的时间。

  2、师:谁来汇报一下你判断的结果,并说一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重点让学生一说判断的理由,学生如果有其它说法,只要是对的就给予肯定。

  3、师:我们认识了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的量,你能举一个生活中反比例的例子吗?先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然后指名举例并说明理由。

  4、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下面请看练一练第1题,自己判断一下,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要说明理由。

  给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时间,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乒乓球的总个数一定,就是说每盒装的个数和需要的盒子乘积一定,每盒装的越多,需要的盒子就越少,反之,每盒装的越少,需要的盒子就越多。所以乒乓球总个数一定,每盒装的个数和需要的盒数成反比例。

  ●全班的总人数一定,男生和女生人数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但他们不是相乘的关系。

  学生如果有其他说法,只要意思对,就给予肯定。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并判断,然后指名汇报。

  2、练一练第3题,完成表格再判断,交流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3、练一练第4题,先帮助学生理解题,让学生明白大齿轮与小齿轮转数的关系,因为30:10=3,所以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3圈,然后,说明在工业生产中,齿轮转的周数叫转机,让学生填表,并回答问题。

  五、知识拓展

  介绍成反比例的量可以用方格纸上的图表示,让学生课下自己阅读。

  师:在学习正比例的时候,我们知道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图表示出来,其实成反比例的量也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图来表示。请同学们课下自己看一看知识窗里的内容,了解成反比例的量怎样用方格纸上的图表示。

  篇2:人教版反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含义,经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重点难点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反比例的量。

  2.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 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24---26页内容

  1、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你是怎么理解的?

  2、情境一中的两个表中量变化关系相同吗?

  3、三个情境中的两个量哪些是成反比例的量?为什么?

  二、展示与交流

  利用反义词来导入今天研究的课题。今天研究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

  情境(一)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乘法表中积是12,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