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28

导语:

  过程:先后攻占荷兰军盘踞的赤嵌楼和台湾城。

  时间: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归。

  2、 出示材料:(多媒体展示出)

  郑成功:“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动脑筋: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驳斥__言论。

  3、 郑成功对台湾的管理。(学生交流,媒体小结)

  设置府县,加强管理。开垦荒地,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4、 清政府对台湾的管理。

  措施:设置台湾府。

  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5、 千秋功过话英雄,学生评价郑成功。

  知识点二:雅克萨之战。

  1、多媒体展示展示油画《雅克萨之战》,学生看图欣赏分析,设问:《雅克萨之战》,是当代油画家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请你仔细欣赏,辨认出哪些是清军,哪些是沙俄侵略者,并谈一谈中国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多媒体展示地图,学生交流雅克萨之战的起因,动脑筋:

  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派来一个新头目,叫托尔布津。沙皇颁发给托尔布津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沙皇发这枚城徽表示了什么意图? “表明沙俄要以雅克萨为据点继续扩大侵略。”“表明雅克萨城已是沙俄的了。” 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看图说雅克萨之战的经过和结果。多媒体展示《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学生看图。加深对条约内容的理解,记住黑龙江及乌苏里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三)课堂小结。在此基础上学生讨论:

  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上,作了哪些努力?

  板书设计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二、雅克萨之战

  1662年 收复台湾 1685、1686年自卫反击战

  1683年 清军进入台湾 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1684年 清朝设立台湾府

  教学内容: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范仲淹的故事》

  教材分析: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讲述范仲淹少孤,家贫,读书十分刻苦。介绍了范仲淹的四个小故事,分别是苦读诗书、划粥割齑、拒肴、闭门苦读。第三部分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以后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赞颂。本课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

  从课文结构与内容来看,学生可以读懂课文内容。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刻苦学习的品质,因此“理解并体会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领悟作者的写作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范伸淹的资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废寝忘食”翌词,能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

  (3)领悟并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读文中具体描绘范仲淹言行的语句,在形式多样的品读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范仲淹的敬佩和赞叹之情,培养学生刻苦读书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