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说课稿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10

导语:

  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句话虽然是问句,但其实没有表达疑问的语气,而是青蛙很肯定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要读出青蛙自以为是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句话是小鸟的解释,要读出小鸟认真、诚恳的语气。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适当重读“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读出青蛙的自信。

  “朋友,你是弄错了。”重读“是”,读出小鸟着急、无奈的语气。

  3、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1)学生讨论,汇报。

  预设:

  ①这是一只目光短浅的青蛙,因为生活在井中,被井壁挡住了视线,所以对“天”的认识不够全面,却从不真正跳出来看一看。

  ②这是一只自大的青蛙,一点都听不进小鸟说的话。

  ③我们不能像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丰富自己的见识。

  (2)教师小结: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同时要谦虚,向别人学习。

  二、创编对话,拓展思维

  1、提问: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对话: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青蛙对小鸟说:“____________。”小鸟回答说:“____________。”

  预设: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青蛙对小鸟说:“原来世界这么广大,天果然是无边无际的,小鸟,你说得对。”小鸟回答说:“以后,我带你多走走、多逛逛,感受这广阔世界的美丽。”

  2、指名汇报对话,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三、拓展阅读,比较积累

  1、过渡:“坐井观天”既是寓言又是成语,和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井底之蛙”。

  2、学生阅读“教学资源”中的故事《井底之蛙》。

  3、启发思考:这个故事里的青蛙和咱们课文里的青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4、总结:“坐井观天”和“井底之蛙”都是比喻眼界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井底之蛙》的拓展阅读,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坐井观天》寓意的理解,又进行了相似成语的积累。

  四、自主观察,练习书写

  1、对比指导“话”和“际”。

  ①指导“话”的书写要点:“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笔在一条竖线上;“讠”的横和“舌”的横水平对齐;“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四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学生练写,生生互评。

  ②学生自主练习“际”。先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阝”在左,横撇弯钩要写得小,“丨”为垂露竖。然后练写,生生互评。

  2、迁移练写“沿”字。

  学生先观察,再交流书写要点:“沿”字左窄右宽,头齐脚齐,竖瞄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

  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3、教师范写“答”字。

  提示书写要点:上下结构,上紧下松,竹字头要写得居中紧凑,“合”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对称。

  学生练写洞桌互评。

  4、学生完成“学习单”第5题,回顾课文内容,练习书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三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养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看得全面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课文第四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小鸟与小青蛙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