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案例
导语:
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五、总结全文
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在结尾,让我们以蓬勃之力,吟诵出他的七子之歌吧!
教学目标:
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
勾画文中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治学精神,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课文是一位诗人用诗意的语言纪念另一位诗人的散文,既有诗一般的富于音乐美的语言,又有典型的人物形象,还有精致严谨富于建筑美的结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从标题看,课文主要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而闻一多先生堪称这方面的表率。
请同学们迅速地默读课文,概括一下闻一多先生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明确:做: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说: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说:“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据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明确: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文章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4、找出过渡段,体会其好处
明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
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把“说”和“做”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引导:可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明确: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小结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感悟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