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牛和鹅》教学说课稿

《牛和鹅》教学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29

导语:

  接着学生练读,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甚至利用躯体表演,加深感受鹅的不可一世,我的狼狈不堪。

  由此引出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金奎叔的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着,让学生用慧眼找出那句话来!

  (点击):“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学生朗读,(点击)提问:“凭这点”是指凭哪一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回答。老师再次引导:那我们该怎么办?是心甘情愿被欺负吗?(点击)金奎叔说“咱们不答应。”好,来看看金奎叔面对这只鹅是怎样不答应的?

  (点击)“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多名学生朗读,快速圈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让学生体味老雄鹅害怕的样子。通过个人读,齐读读出鹅的害怕。 如果学生朗读不到位,我们还设置老师范读,根据学情来定。

  金奎叔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说的(出示)指名读这段话,

  从此,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示12自然段)学生读,理解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板书:不欺负);对鹅,也不再怕它。(不怕)有什么可怕的?(出示)“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仔细品读这句话,让学生体会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它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它强!这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从而感悟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这里我们设计了一张得益卡,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和启发,并在班里简单交流。

  (本环节是全文重点,也是本课时的精华,所花时间占据课的三分之二,让学生从人怕鹅到鹅怕人的转变的认识中

  ,体会角度的不同,结果也不同这个看似简单实质深奥的道理。整个环节以读促理,层层深入,揭示道理自然流畅,融听说读写于一堂。)

  三: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课件出示)老师随着优美的音乐揭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作业设计我们采用课外推荐阅读:《两个农夫》、 《牛鹅换眼》两篇文章,并且要求收集跟本课有关的故事、诗句、成语等,丰富学生知识,培养积累的习惯。

  《牛和鹅》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学这样的文章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鹅追赶“我”,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此时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老师,我还想啥啊,鹅在屁股后面撵,当然是要跑了。

  生:我担心有人看到我狼狈不堪的一面,破坏了我那么帅的形象。

  生:我会和小伙伴们一起把鹅赶走,因为“团结就是力量”。这也是显示友情的一种方式啊! 生:老师,我在想鹅是那么可爱的动物,怎会如此凶残? 生:我们不要怕它,它能有多厉害? (正当我倾听学生的各种匪夷所思之言时,一位学生也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觉得鹅也很可怜。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的我们比它小,也就是说它根本没看到事情的真相,还傻乎乎的追着人跑。难道不可怜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是啊,这样一说还真是。我想起电视剧中,被别人骗得团团转,却不明白真相的人多痛苦!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老师刚讲过第九课,告诉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