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教学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教学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29

导语:

  教学内容:

  《认识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用不同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3.感受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知道可以用不通过的方法求平均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数据;

  2.借助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的特点,学习用不同方法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条形统计图表示数的特点以及用不通过方法计算平均数。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展示关于本小组成员身高调查表及计算平均身高的结果)

  【设计意图:重点复习学过的计算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计算能力,为这节课学习计算平均数的其他方法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

  尝试小研究(课上)

  在一次“保护环境”活动中,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如下

  姓名:李强,张红云,马波,王小娟,李云平

  数量(枚): 11,19,16,18,16

  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还可以用下面的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课件)

  三(2)班第四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统计图

  2.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至少写出2条。

  我得到的数学信息( )( )

  3.仔细观察,你发现今天所学统计图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我的发现:( )

  温馨提示:注意观察纵坐标上每格所代表的数据。

  4.上面这两种表示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5.算一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废旧电池?还有其他方法吗?

  三、小组合作探究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

  四、班级展示提升

  1.找一个小组展示本小组小研究问题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作补充和评价。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法。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补充。

  2.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组长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补充、质疑。

  组长: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填写评价表格。

  3.教师适时点拨引领,重点提示作图的方法步骤。

  4.互相纠错,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尝试题做得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五、挑战自我

  1.完成教材练一练2题。(90页)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独立完成统计图。】

  六、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90页)

  2.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的83页——84页内容。

  七、反思收获

  我的收获

  课后反思:

  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初步的统计观念。本节课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认识新的条形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收集分析,做出结论。

  1.提高生活化的资料,感受数学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中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因此教学中,教师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以超市统计的销售矿泉水的数据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