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教学说课稿
导语:
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回答)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四、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配乐)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五、推荐阅读
老师还想给你推荐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阅读中的《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请你在课后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笔下生花——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大受启发吧!请你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下来。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样一个道理。
陈述:一、开篇明意,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并做好课件播放的准备,课始我们通过“上堂课初读了牛和鹅这篇课文,牛和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的回忆,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请多名学生朗读,促使学生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接着出示有关资料: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请女生朗读,老师强调一下,这是从谁的角度得到的结果?(牛)同样(出示)请男生读这句话,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所以鹅不怕人,这是从谁的角度来看的?(让学生了解是从鹅的角度来看的)。所以人们都说,(点击)这句话学生齐读。
询问学生是否相信这句话?指出作者任大霖和他的伙伴都很相信从而引导学生打开课文纸走进课文,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起温故知新的效果,同时通过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对牛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大,鹅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小这样的状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转折角度作铺垫。)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老师语言过渡:牛是怕人的,鹅是不怕人的,作者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要求学生轻声自由读3、4自然段(出示),边读边要求用直线画出作者及伙伴们对待牛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作者他们对待鹅的语句。重点用小圆圈圈出他们对待牛和鹅不同态度的词语。
交流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片断,比如学生先找对待牛的态度的片断,(出示)指名读后,让学生找出作者胆大的对待牛的一系列动作,点击这些词,再请学生感情朗读。根据这些动作,体会我们不怕牛!(板书:不怕)
同样,(点击另一个片断)对待鹅的态度也在读中由学生找出(远远,才敢,绕个大圈子)这些词语,学生体会到鹅不怕人,我们却十分(板书:害怕) 鹅!
(说明一下,这部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们不多花笔墨,让给学生朗读的空间即可)。
5~13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
(板书:“我”)对于强壮的牛,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却害怕极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从而改变了我对牛和鹅的的看法,(板书箭头)请学生拿起课文纸认真用喜欢的方式读5~11自然段,学生合作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问题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概括主要意思)
(本环节旨于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学生概括能力)
然后老师作小结: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课件出示)要求默读这两个片断,鹅是怎么对我们的,我们又是怎么的害怕?(点击)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品悟,鹅的不可一世、不怕人(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以为鹅要把我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