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教学课件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中设计意图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中设计意图

opp整理 | 日期:06-21

导语:

  小组汇报的时候老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2 1)比较的结果是什么?(纸条都相等)

  2)每张纸条表示的是多少?可以用哪个比米小的单位来表示?并分别在米尺上指出其长度。

  3)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如果没有纸条,你能说说0.1米、0.10米、0.100米,它们为什么相等吗?

  4)从左往右?观察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从右往左呢?根据你两次的发现,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普遍探究、得出结论

  1)是不是所有小数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自己随意写出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验证一下,他们的大小是否不变?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选择课前准备好的数位顺序表、平均分好的正方形等来帮助你验证。(学生可能会写出许多不同的数。)

  2)学生活动(预想学生可能会采用的验证方法)

  a、画图法

  如利用正方形图验证:0.30=0.3 ,0.3=0.30 ,通过涂色,明显看出0.30=0.3

  b、 借用小数数位顺序表, 从小数的意义入手来说明0.30 = 0.3

  c、给小数赋以单位名称,进行单位间转化来说明理由

  3 3)把学生写出的不同小数、验证的不同方法充分展示出来,以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

  4)这么多组不同的但是都相等的小数向我们解释出了小数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规律是什么?(学生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个规律我们就称它为小数的性质。

  5)引导学生比较: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有什么变化?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有什么变化?

  3、应用

  (1)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0.70=0.7;105.0900=105.09)

  (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

  2、4.0

  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2=0.200;4.08=4.080;3=3.000)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3)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末尾添0的数?(商场的标价上)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的.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3、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近似却不相等.

  4、判断.

  (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中的0去掉或者在小数中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中设计意图5

  《小数的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2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本课为这一小节第1课时,教学P58-59页例1-例3,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和直观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小数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通过小数性质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应用小数性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