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导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以苏联帮助建设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5、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环绕地球14周后,在蒙古安全落地。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第三个完全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6、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东方魔稻”的粘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7、1986年3月,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的建议下,我国提出了“863计划”
8、1986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国基本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的策略。
9、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
10、1989年10月,我国实施“希望工程”。
11、1977年冬,恢复了在废除的高考制度。
12、,我国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3、1956年,我国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14、“双百”方针的成果:《林海雪原》、《红岩》、《青春之歌》、《创业史》、《红旗谱》、《将军三步曲》、《雷锋之歌》。
15、1995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促进了群众的体育活动。
16、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打破最轻级双手挺举世界纪录,是我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人。
17、1959年,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容国团夺得男子单打冠军,是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18、1981—1986年,中国女排发扬“团结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成为了世界第一支取的“五连冠”的女子排球队。
篇2: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域,建立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全国现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实例:改革开放后①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②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西部大开发战略:20世纪90年代,提出“西部大开发”意义:西部大开发的提出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地区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模范人物典型——“援藏好干部” 孔繁森 ——也被藏民称为“活菩萨”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改革开放后(适用范围:台湾、香港、澳门)
目的: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19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19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建立澳门特别行政区。(1553年,澳门(Macul)被葡萄牙占领)
港、澳回归的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中国人民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和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港、澳回归的启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没有党的领导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