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演绎 > 其他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opp整理 | 日期:04-18

导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以苏联帮助建设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①建国初期:(1949-1954年)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1955年后)

  ③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④1995年初,提出的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内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海峡两岸的交往:①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②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基会;1991年中国大陆成立了海协会。)③1993年两会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由此,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④两岸人员的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

  用史实论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国时东吴孙权派卫温出访夷洲,(夷洲就是现在的台湾);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清朝,郑成功成功抗击荷兰收复台湾,清朝康熙帝时,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甲午战后,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大陆与台湾在度分离。

  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潮流,台湾在祖国的怀抱里更加繁荣;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分裂祖国活动注定要失败。

  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或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

  篇3: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在建国前夕),

  海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海军相继建立,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核潜艇。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兵种组成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空军的建立和发展: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国后)。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战斗英雄 蒋道平安徽人)。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由聂荣臻元帅剪彩在沈阳飞机制造厂。

  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部队”)— 1966年(20世纪60年代)战略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核反击。它的组建标志着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人民军队的组成:陆军(1927、8、1)海军(1949、4)空军(1949、11)战略导弹部队(1966、7、1)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处于敌视对峙状态。

  我国的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进一步完善: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这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