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导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以苏联帮助建设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9、大跃进的意义:“大跃进”运动严重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各部门经济关系严重失调、人力物力大量浪费,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10、大公社成立时间为1958年七月,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
11、起因:毛泽东对国内外的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12、标志:(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通过。
13、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叛逃,到蒙古飞机坠毁。
15.(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个历史问题》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年9月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10月,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个重问题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1982年9月,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确立“三步走”战略,定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科学地概括“邓小平理论”,确立它的领导地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中共十五大:7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三单元:伟大的转折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2、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内容包括:(1)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建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3)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1)新中国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2)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4、四项基本原则包括:(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6、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指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意义: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8、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9、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试办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也成为了经济特区。
10、1984年,我国对外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
11、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发挥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使民主有了保障。
1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79年以来,国家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
13、1982年,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14、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79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5、1985年,中小学开设了法制课。
16、在城市和农村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措施。
17、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8、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见第四项),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概括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南方谈话的“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叫邓小平理论。
21、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它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