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演绎 > 其他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opp整理 | 日期:04-18

导语:mρ=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则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1 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2 表示。

  注:①动力和阻力都是相对而言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故分析时,如不能确定动力和阻力时可随意确定 1个,这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

  ②力臂是 支点 到力的 作用线 的距离(力的作用线就是图中力的方向)

  ③动力和阻力关于支点“ O”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或简记为:同侧异向,异侧同向)

  初二下册物理的知识总结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的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3.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4.力和运动的关系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4.静摩擦力

  (1)大小:0﹤f≦Fmax(最大静摩擦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滑动摩擦力

  (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