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备战中考复习知识点
导语:单项式相乘,用它们系数作为积的系数,对于相同的字母因式,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初三数学备战中考复习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 重视实验,强化技能。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不可知“物理”,自然实验是中考的重头戏。
初中物理实验有学生实验9个,此外还有若干演示实验。对基本的测量仪器要会正确操作,并能正确读取测量数值。对学生分组实验要能表述实验原理、主要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要领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有些物理量的测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密度、电阻的测量,往往会被设计成开放性试题并与实际问题结合。如某市中考就有利用测密度原理推算该市地面面积的实验题。要注意归纳总结,做到融会贯通,并能面对简单的实际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对书本的所有演示实验均要涉猎,要了解现象,懂得如何从现象分析归纳出结论。例如:对冰水混合物加热,从记录表中你必须得出“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结论。“吸热”和“温度保持不变”这两点均不可缺。此外,你还必须具备查表、画图的技能。在查表时,对表要有总体的认识,然后能准确找到数据。画图时讲求规范,不可大大咧咧、主观随意。例如画光路图时,平行光束经透镜后的发散或会聚必须交于焦点(或反向延长交于焦点),必须注意光线的虚、实和箭头;又如画电路图时,导线交叉处要有黑点,实物接线图上导线不能交叉,必须在接线柱上交叉等等。
二. 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学习习惯、心理调节能力和身体体能
1. 知道自己的强处和弱处。自己哪种能力以及哪部分内容学得,则可以少费点时间和精力,自己哪部分内容掌握得最差,则应该多花点力气,学会自我调整。
2. 知道自己的学习行为上的不足,痛下决心,尽早克服,从小处着力,严格要求。有的学生总是粗心大意,考不到高分,有的学生过分优柔,在新题面前不敢尝试,心中作乱,如此等等,都属于自身的问题,要了解自己的弱点,有意识地去调整,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则各门功课都将大有长进。
三.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育部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强调:“中考命题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理科考试要结合具体问题考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中考复习中,要力戒片面地盲目地做难题,而应在全面复习,突出重点,重视实验的基础上,关注社会、生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并适当地做少量的开放性试题,既为中考做以防万一的准备,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返回目录
篇4:初三数学中考复习重点章节知识点
更多中考相关内容推荐
三角形的重心定义
重心: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重心的性质: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坐标为((X1+X2+X3)/3,(Y1+Y2+Y3)/3);
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1+X2+X3)/3纵坐标:(Y1+Y2+Y3)/3竖坐标:(Z1+Z2+Z3)/3
5.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的连线的任意一条连线将三角形面积平分。
6.重心是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定2:判定定理: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判定3:若一个三角形30°内角所对的边是某一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以这条长边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判定4:两个锐角互为余角(两角相加等于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定5:若两直线相交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互为负倒数,则两直线互相垂直。那么
判定6:若在一个三角形中一边上的中线等于其所在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判定7:一个三角形30°角所对的边等于这个三角形斜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与判定3不同,此定理用于已知斜边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