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2.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
学科性质不同,其适合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如语言类的语文、英语等学科,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宜采用讲解法、谈话法和练习法;物理、化学涉及实验较多,则适合采用比较直观的演示法和实验法;而数学侧重于严密的逻辑推理,使用练习法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即使是同一学科,也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差别。认知领域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采用发现法,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内容采用示范模仿法和练习反馈法较好,情感领域的教学内容则更适合用欣赏法和强化法。
3.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要选择那些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其智力、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所在班级、学校的班风、校风各不相同,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那些能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正确学习态度的教学方法。
4.教师本身的素养和个性特征
教师和学生一样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教师,其知识水平、专业素质,以及性格气质各不相同。由于自身的差异,不同的教师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其效果显然也不同。一个和蔼可亲、平常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使用游戏法、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气氛很活跃,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和环境中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是一个平常总是板着脸、表情严肃的教师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可能根本无法放开手脚投入到活动中去,当然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了。所以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善于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特点选用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教学方法。
5.教学时间和现有的实验设备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即使是教授同一内容,若采用不同的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方法时应该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同时,实验设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例如,在讲解运动系统的骨学部分时,最好使用演示法,这就需要有幻灯机、投影仪或是电脑等设备;若是用实物演示,也要有实际的物体,如骨标本、模型、挂图等实验器材。如果没有这些设备,就无法实施这种教学方法。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
我们知道,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哪一种或哪几种教学方法可以适应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使各种教学方法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能使这些方法在教学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使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呢?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服务,而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实施自己的教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立足点,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习惯和常用的方法,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真正起到激励、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2.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还更多地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智力因素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就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的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价值观等。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影响其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选择和设计那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的方法。
3.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