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高中感受文化影响精选教案设计

高中感受文化影响精选教案设计

  2、新课教学:(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图片及文字说明、展示关于中西方庆祝节日文化活动的图片(如中国人闹春节、西方人迎圣诞)等同时让学生举类似的例子。

  多媒体展示问题:这些事例告诉我们文化影响的来源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一: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下面涉及到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但不是难点。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整体思路是:多媒体展示两种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举类似的事例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二:文化影响的表现。

  情境一:通过展示古今中外以及不同民族不同交往方式的图片及文字(清代见面打躬作揖,现代见面握手微笑;欧美见面拥抱亲吻;泰国见面行“合十礼”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再加入课文“元妃省亲”的故事进行讨论总结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一个表现: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情境二:通过展示“毛泽东和孙中山在探索民主革命的不同点(从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做等方面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和“面对断臂的爱神维纳斯的雕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来讨论、引导、总结,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二个表现: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注意喔:思维方式与认识、实践活动的关系:思维方式是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并且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看过文化影响的表现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文化对我们影响的特点:文化对我们影响的特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举例、诱导、直接讲授、与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首先多媒体展示耳熟能详——“孟母三迁” 的故事(图片及说明)。通过分析在三迁中出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这一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说明了文化对我们影响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潜移默化:为了加深对这个特点的理解我再让学生查词典潜移默化是什么意思?潜移默化中“潜”是暗中的,不见形迹的即无形的。默:没有声音、不说话即默默地,所以可以得出潜移默化的第一个理解即: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即无形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让学生用一句诗、词来表示对潜移默化的理解(“不知不觉的”“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再设问(多媒体展示):有的同学就想了:既然我们都处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文化又都在默默的影响着我们,所以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人一定能自觉高尚起来?学生:不一定,理由: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但也不等于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我们周围有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也有消极萎靡的腐朽文化,所以我们要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而这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最后让学生思考再结合课本学生登上泰山所发感慨来进一步学习。这样,既不抛弃课文资源,也增添了课外资源。

  多媒体展示【唐】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乡音无改?最后,学生思考总结归纳:说明 2经年累月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从而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二个特点——深远持久。利用课本第16页最下面方框的探究:华盛顿唐人街华裔们在建筑文化、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表现出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文化对我们影响的第二个特点—持久深远(也可举我自身的事例,老家商丘来到汤阴8年了,生活中仍然说一口商丘话。学生举例还有海外游子听到一些爱国歌曲都很激动等等)从而得出深远持久的第一点理解

  (1)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最后通过学生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让学生感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并且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树立培养自己正确的三观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