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① 熔化:
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态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② 凝固 :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最后 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声不超过50dB。 ① 汽化:蒸发、沸腾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② 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五、声的利用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 放 热 3、升华和凝华: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第三章《物态变化》 液干冰、樟脑、钨。 固一、温度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第四章《光现象》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一、光的直线传播 凝华 放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
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地气温
-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用方法之一。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
4、光速: 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物态变化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