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新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

  ,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混合之后为白光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之后为黑色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二、透镜

  1、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

  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3、填表: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你知道什么时候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换算关系: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如何通过指针来判断调节平衡螺母的方向和判断是否调平了。)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什么顺序加砝码,怎么知道调平了?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