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设计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4、交流感悟:文中作者多次深情地呼唤“我的母亲”这无声的呼喊,有“我”对母亲的愧疚,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所以(课件出示)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母亲。(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让“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六、总结、拓展延伸
1、师:读完课文,谁都会为母亲的深情感动,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有没有体会到来自母亲的那份深情呢?谈谈你的感受。(生自由说)
2、师:看来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都有对子女的一份深深的爱。
七、布置作业:
1、阅读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并在小组内谈谈读后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3、搜集歌颂母爱的诗歌,选择其中的一首默写下来。
板书设计
辛苦工作塞钱
深沉的爱
家境贫寒挺高兴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篇10: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P32~33例11
教材分析:
例11是知道3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求每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题中“7天”这个条件通过“上周”这个词隐藏了起来,给学生分析题意时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引起重视。重点集中在解题方法的探讨上,教材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提示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另外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并且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两个学生的思路、解题过程都没有完全呈现,让学生参与完成。“做一做”也是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题目,但和例11不同的是,在解决问题中不但要用到小数除法,还要用到小数乘法,知识的综合性更强。和例11一样,教材也是通过学生的对话强调从量的角度来分析数量关系,并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时,可以采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如果学生独立思考有一定困难,可以给予必要的提示,比如问学生“能一步算出每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吗”,“如果不能一步算出来,那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也可通过线段图形象地表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不能要求每个同学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在例题和“做一做”的教学中,重点都要落到解题方法的分析上。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
2、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连除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
教学关键:认识连除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解决问题方法:从量的角度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0.18÷95.2÷0.26.9÷0.31÷0。5
7.2÷0。728。25÷0.50。35÷0。57.4÷0.1
二、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索
(出示例11)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同学们,你们见过奶牛吗?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她正在和爸爸一起挤牛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图),从图中,大家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1、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尝试分析数量关系。
2、问:这题能一步算出最后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