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新人教版找规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找规律教学设计

  (2) 奇数为红珠,偶数为黄珠,17是奇数→红

  (3) 17÷2 = 8(组)……1(个)→红

  交流时重点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提问:谁能讲讲算式中的四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余数“1”表示的是第9组珠子中的第一个。)

  4. 解决第二、三串珠子里的问题。

  谈话:刚才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第一串珠子里的问题,这几种方法都很好。那么第二串、第三串珠子中,第17颗珠子分别是什么颜色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试试看。

  估计大多数学生会采用计算的方法:

  17÷3 = 5(组)……2(个)→蓝

  17÷4 = 4(组)……1(个)→蓝

  引导:采用计算的方法的人举手。为什么不用刚才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呢?

  5. 小结。

  引导学生交流下列三个问题。

  (1) 这三题都是求第17颗珠子的颜色,为什么第1题除以2,第2题除以3,第3题除以4呢?

  (2) 你怎么知道第1题是红色,第2题、第3题是蓝色的呢?

  (3) 要算出某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关键是找准什么?然后看什么来确定?

  [说明: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由于各人的思维习惯、认知策略以及选择的学习活动不同,因而班集体内必然会呈现多样的方法。教学应该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法,还要适度优化方法。

  解决第一串珠子的问题,学生分别使用了画图、用奇数与偶数推理、用除法计算等多种方法。教学把精力放在解释除法算式的具体含义上,让学生体会这种方法的数学化程度高,适用面宽,从而在解决第二、三串珠子的问题时,自觉使用除法,达到优化方法的目的。]

  三、 运用周期规律

  1. 出示例题中彩旗、彩灯、盆花画面。

  谈适:每逢过节,一些单位都喜欢用彩旗、彩灯、盆花来装扮,一起来看这幅图。漂亮吗?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有规律吗?每组图中排在第21个的是什么?用计算的方法算算看。

  学生自主解决,并组织交流。

  (1) 21÷4 = 5(组)……1(面)→红旗

  (2) 21÷3 = 7(组)→绿灯

  (3) 21÷2 = 10(组)……1(盆)→蓝花

  提问:第(2)题没有余数,你怎么知道是绿灯的?

  追问:像这样的题目,有余数的怎样看?没有余数的又怎样看?

  谈话:那现在我来说余数,你来抢答是什么,好吗?

  师生共同活动。(第1题彩旗,余2、3;第2题彩灯:余1;第3题盆花:没有余数)

  2. 谈话:我发现你们学数学很有灵感,想不想再来检测一下自己?(出示“练一练”第3题)

  提问:你能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是什么吗?

  3. 当回设计师。

  谈话:你也能设计像这样有规律的图形吗?试试看,再算出第32个图形是什么。

  学生活动,并与同桌交流。

  小结:你觉得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物体怎样知道第几个是什么?

  4. 拓展练习。

  谈话:小军还在穿珠子呢!一起来看,他用红、黄两种珠子,按这样的顺序穿的。(黄、黄、红)

  结合情境引导学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 第1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2) 还是3颗为一组,为确保第18颗是红色,还可以怎样穿?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还是3颗为一组,确保第22颗是红色,可以怎样穿?你又是怎样知道的?

  [说明:在变式或开放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周期规律,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判断第21盏灯的颜色,把根据余数作判断的经验迁移到没有余数的情况;设计的穿红、黄珠子的拓展练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5.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提问:其实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事情太多了,你能举例吗?

  提问:你们对十二生肖有了解吗?说说看。

  (1) 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跟你是同一属相?

  (2) 小明今年11岁,属牛,他妈妈也属牛,他妈妈今年多大?

  四、 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有收获吗?有疑问吗?

  设疑:还是继续来看穿珠子吧:(出示画面)小红穿的60颗珠子中,有几颗红珠,几颗蓝珠呢?课后去研究。

  [总说明]

  综观这节课,在教学目标里合理处理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的关系,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和优化,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实际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让学生充分开展“找”规律的活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并维持了学习热情;利用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研究、发现周期规律的过程,实现了预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