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教学课件 >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互动策略

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互动策略

opp整理 | 日期:11-26

导语: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朗读可以概括为“评读鉴赏”,是说课堂朗读不单“读”,还要学会“评读”,要从艺术的高度去欣赏朗读。理解课文也需朗读,不断朗读中,相互评读中,更好地理解课文。为推动语文课堂的互动,加强师生合作,可采用以下朗读方式:

  (1)理解性朗读。这种朗读既是理解课文的手段,也是语文学习的目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意思,体会意图。学生既提高朗读能力,又提高理解能力。

  (2)示范性朗读。朗读主要是“评读”中出现的互动类型,教师可将某些标准借助于学生的示范展现给其他学生。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在这类互动中,充当示范者的学生,除了朗读可直接指导,也可使自信心提高。

  (3)表演性朗读。这属于鉴赏性的朗读。教师在表演性朗读的互动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朗读的典范。担任表演性朗读的学生,也可以很好地展现朗读才华。学生也知道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自己的朗读水平在全班的地位。

  3、课堂辩论

  互动教学强调学生思维的撞击,十分青睐课堂辩论。课堂辩论是思维激烈碰撞的表现形式,也是激化互动的一个措施。辩论是知识的筛选和融合,是优化教学的艺术手段,它往往出现在课的高潮处,是互动教学闪光之所在。要使辩论成功,一要“铺好路”,设阶梯,造条件,作准备;二要抓准“导火线”,加强问题的引爆性能。

  设计的问题要能足以激起辩论。在开展辩论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做准备,积聚蓄势。

  另外,要注意辩论过程的引导,如同我们理解教学时把它看成是过程的教学一样,辩论重视的也是过程。学生之间的辩论不一定都是是非之争,非此即彼,重要的是“碰撞”,认识上的互补。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互动学习的指导

  1、教学方法的更新

  互动教学要避免“授知式”长时间讲解。教师做到两个“绕着转”:一是绕着学生转,二是绕着“活动”转。将教师的主导体现在服务于学生的主体活动中。教学方法应由“讲授”变为“五字教法”。这五个字是“加,连,点,渗,评。”

  “加”:学生答得不够的地方,再加一点,阐理明义;或是再加问一句,由浅入深。

  “连”:教师穿针引线,把各方面的意见连接起来,汇综起来。学生谈课文时则往课外连,学生谈课外例子时则往课本上连。做到教师与学生联手织网。

  “点”:大家疑而不决,无法解决时,教师出面点拨,关键处讲一下。

  “渗”:通过“策略指导”,“情景设置”“问题设计”,进行知识渗透,运用隐性语言。中学语文互动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少讲,“少讲”不是“割爱”,而是在“不讲”中讲,将“爱”藏在“不讲”中。

  “评”:这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评价,总结归纳,激励学生。

  实行“五字教法”是互动教学的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的艺术,为活动服务。变霸讲台,正经八百讲,为“侧着身子”讲,化整为零讲;不喧宾夺主,“主”是学生。这好比说相声,一主一从,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讲,教师是搭档,他们之间虽互动,但“搭档”不抢戏,尽量不反客为主,这样才突出“主体”。

  2、互动学习的指导

  有效互动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互动技巧的指导。学生如缺乏必要互动技巧就无法进行有效互动,教师应在适当的人际交往及小组技巧方面指导学生。教师的指导包括:指导互动小组分配好学习任务;指导互动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发言;指导互动小组成员之间辅导同伴;指导互动小组成员学会讨论交流;指导互动小组成员协调分歧;指导互动小组在活动结束时归纳成员观点。在语文教学中的指导应循序渐进,教师也要与学生形成互动,走到小组中去,相机指导。

  (2).学习困难的指导。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应参与到不同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学生遇困难时,教师可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帮助。如提供资料,让学生借助资料共同探讨;理解有困难,便进行适当点拨:没给学生提供现成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