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李丹著笛记》原文、注释和解析
《李丹著笛记》原文、注释和解析
截以为笛,鉴如铁石 4 ,以遗李牟 5 。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维舟吹之 6 ,寥亮逸发 7 ,上彻云表。俄有客独立于岸 8 ,呼船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精壮,山河可裂,牟平生未尝见。及“入破” 9 ,呼吸盘擗 [详细]
《杂题二则》原文、注释和解析
《杂题二则》原文、注释和解析
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 二则・之二 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衿袖 4 。疑如濯魄于冰壶也 5 。 1《李太白集》中《杂题》一篇共四则,选二。2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大诗人,有《李太白集》。3月下 [详细]
《杂说其四》原文、注释和解析
《杂说其四》原文、注释和解析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 4 ,骈死于槽枥之间 5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7 [详细]
《杂记一则》原文、注释和解析
《杂记一则》原文、注释和解析
天将雨,蚁背穴而斗。西蚁数赢什伍 2 ,东蚁败。乘势蹙之,将傅垒矣 3 。东蚁纷奔告急,渠出穴如潮涌 4 ,济师可三倍 5 ,逆诸础下 6 。相者 7 ,相捡者,胜相嗾者 8 ,败相救者,相持僵毙不动者,沓然眩目 9 。西蚁伏 [详细]
《朱文懿家桂》原文、注释和解析
《朱文懿家桂》原文、注释和解析
不堪久立。单醪河钱氏二桂老而秃,独朱文懿公宅后一桂,干大如斗,枝叶鬃 4 ,樾荫亩许 5 ,下可坐客三四十席。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 6 ,弃之篱落间。花时不许人人看,而主人亦禁足勿之往,听其 [详细]
《朱元璋画像》原文、注释和解析
《朱元璋画像》原文、注释和解析
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 5 。上览之,甚喜,仍命传数本以赐诸王。盖上之意有在,他工不知也。 1 本文及下篇均选自《菽园杂记》,标题系选 [详细]
《望祭文丞相文》原文、注释和解析
《望祭文丞相文》原文、注释和解析
相国虽同,而公死节。倡义举勇,文山张巡 4 ,杀身不异,而公秉钧 5 。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事谬身执 6 ,义当勇决;祭公速公,童子易箦 7 。何知天意,佑公怜才;留公一死,易水金台 8 ?乘 [详细]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注释和解析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注释和解析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 3 :“傅金吾园中梅 4 ,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 5 ,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6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 [详细]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原文、注释和解析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原文、注释和解析
百代之过客也 3 。而浮生若梦 4 ,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 5 ,良有以也 6 !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7 ,大块假我以文章 8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9 。群季俊秀 10 ,皆为惠连 11 ;吾人歌咏,独惭康乐 12 。幽赏 [详细]
《时规》原文、注释和解析
《时规》原文、注释和解析
时中行公掌制在中书 5 。中书有醇酒,时得一醉。醉中叟诞曰 6 :“愿穷天下鸟兽虫鱼以充杀者之心 7 ,愿穷天下之醇酎美色以充欲者之心 8 。”中行公闻之,叹曰:“子何思不尽邪?何不曰:愿得如九州之地者亿万 9 [详细]
《日近长安远》原文、注释和解析
《日近长安远》原文、注释和解析
坐元帝膝上 3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 4 ,潸然流涕 5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6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7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 [详细]
《日月之形》原文、注释和解析
《日月之形》原文、注释和解析
则其相遇岂不相碍?”予对曰:“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 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 1 ,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 2 ,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 [详细]
《无核枇杷》原文、注释和解析
《无核枇杷》原文、注释和解析
观中有枇杷二株 3 ,熟时,每饷朱 4 。俱无核,朱诘其故,道士以“仙种”对,朱终不信。 道士素善啖 5 ,尤嗜蒸豚 6 。一日,朱邀之,命仆市一豚肩而归 7 ,故令道士见。不逾晷 8 ,即出以佐餐,融熟甘美。饱啖而罢,因问 [详细]
《无官御史》原文、注释和解析
《无官御史》原文、注释和解析
“乾、淳间 9 ,斋舍质素,饮器只陶瓦,栋宇无设饰。近时诸斋,亭榭帘幕,竞为靡丽,每一会饮,黄白错落 10 ,非头陀寺比矣 [详细]
《文须有益于天下》原文、注释和解析
《文须有益于天下》原文、注释和解析
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 5 ,无稽之言 6 ,剿袭之说,谀佞之文 7 ,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