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大宇院记》原文、注释和解析
- 夏潦涨渠 7 。引流穿林,命席当水 8 。红薇始开,影照波上。折花弄流 9 ,衔觞对弈 10 。非有清 [详细]
- 《游兰溪》原文、注释和解析
-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3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 [详细]
- 《温泉》原文、注释和解析
- 产石,墨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为眉石 4 ,亦曰黛石也。山北十里,平畴良苗,温泉出焉,泉如汤未至沸时,而为池 5 ,以待浴者。泉虽温乎,其出,能藻,能虫鱼;禾黍早成,早于他之秋再旬 6 ;林后凋,草色久驻, [详细]
- 《温峤娶妻》原文、注释和解析
- 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 3 。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 4 ?”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 5 , [详细]
-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原文、注释和解析
- 愚兄平生漫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橐中数千金 3 ,随手散尽,爱人故也。至于缺欹危之处 4 ,亦往往得人 [详细]
- 《流水》原文、注释和解析
- 小而溪涧,皆流水也。其外动而性静,其质柔而气刚,与湖泽陂塘之止水不同 3 。然江河之水浊,而溪涧之水清,复有不同焉。观浊水流水之鱼,与清水止水之鱼,性色迥别 4 ;淬剑染帛 5 ,各色不同;煮粥烹菜,味亦有异。则其入药 [详细]
- 《沙弥思老虎》原文、注释和解析
- 五台山最高,师徒在山顶修行,从不一下山。后十余年,禅师同弟子下山,沙弥见牛马鸡犬皆不识也。师因指而告之曰:“此牛也,可以耕田;此马也,可以骑;此鸡犬也,可以报晓,可以守门。”沙弥唯唯 5 。少顷 [详细]
- 《江西民俗勤俭》原文、注释和解析
- 每事各有节制之法,然亦各有一名,如吃饭,先一碗不许吃菜,第二碗才以菜助之,名曰“斋打底 3 ”。馔品好买猪杂脏 4 ,名曰“狗静坐”,以其无骨可遗也。劝酒果品,以木雕刻,彩色饰之,中惟时果一品可食,名曰“子孙果盒”。献神 [详细]
- 《江淮之蜂蟹》原文、注释和解析
- 则夜持烈炬临之 9 ,蜂空群赴焰,尽殪 10 。然后连房刳取 11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 12 ,莫不郭索而来 [详细]
- 《江南卧游册题辞・横塘》原文、注释和解析
- 溪桥映带村落间,颇不乏致。予每过此,觉城市渐远,湖山可亲,意思豁然 5 ,风日亦为清朗。即同游者未喻此乐也 6 。 横塘之上,为横山 7 。往时曾与潘方孺阻风于此 8 ,寻径至山下,有美松竹,小桃方 [详细]
- 《江上丈人》原文、注释和解析
- 奢子员亡 5 ,将奔吴 6 。至江上,欲渡无舟,而楚人购员甚急 7 ,自恐不脱。见丈人,得渡,因解所佩剑以与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不受,曰:“楚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 [详细]
- 《汉滨老父》原文、注释和解析
- 桓帝延熹中幸竟陵 2 ,过云梦 3 ,临沔水 4 ,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 5 。 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 6 ,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笑而不答。温下道百步自与言, [详细]
- 《水明廊》原文、注释和解析
- 自泛舟及园,以为水之事尽,迨循廊而西 5 ,曲沼澄泓 6 ,绕出青林之下。主与客似从琉璃国而来,须眉若浣 7 ,衣袖皆湿,因忆杜老“残夜水明”句 8 。以廊代楼,未识少陵首肯否 9 ? 1 本篇系祁彪佳《寓山注》 [详细]
- 《此座》原文、注释和解析
- 童子倚炉触屏,忽鼾忽止。念既虚闲 6 ,室复幽旷,无事坐此,长如小年 7 。 1张大复(1554-1630):字元长,号病居士,晚明文学家,有《梅花草堂笔谈》等。 [详细]
- 《正午牡丹》原文、注释和解析
- 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 7 。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8 ,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