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痴人戴进阅读答案-胡烟

痴人戴进阅读答案-胡烟

导语:

  痴人戴进

  胡烟

  明朝工匠戴进在偶然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惊呆了。刹那间,愤怒的情绪、绝望的情绪夹杂着悔恨、不解、委屈,扭结在一起,像夏日的狂风骤雨般径直朝头顶砸来,进而觉得脚跟不稳。之所以会有这样地动山摇的反应,缘于对一项技艺的痴迷。

  作为银匠,戴进的手艺是远近闻名的。人物、虫鱼、花鸟、钗钏,工细巧致,形态殊特。作为著名画师戴景祥的儿子,戴进天生具有极强的造型能力。据明代《金陵琐事》记:永乐初年,大约戴进十七岁,随父亲进京城南京,在城门口,正四处张望的时候,行李不小心被一脚夫挑走,不知去向。戴进据自己瞬间捕捉到的印象,找来纸笔,画出脚夫的长相,一下子被众人认出来,循着找到了脚夫家里。

  因为上好的造型功底,成为银匠的戴进,特别擅长取材,他把各种形象拿来为自己所用,不囿于前人经验。天上的鸟、地上的兽、河池里的鱼虾,目之所及,他皆能化为首饰上新颖精巧的图样。别致再别致,纤细再纤细;唯有设计出新奇的图样,才能施展他的满腹才华。

  每打造一件首饰,戴进的构思心血、情绪乃至情感的寄托,同手里的金器和银器,随着高温的火,被融化,被锻造,继而迎来新生。金花银花,无不是他自己的心花怒放。他锻造的牡丹钗可以引来蝴蝶驻留。那些精美的首饰,装饰贵族、美人的发髻、颈腕,为他们引来鹤立鸡群的效果。这些美妙绝伦的作品,将被作为传家宝,承载着凝重的托付,代代相传。后人因此记得这个伟大匠人的名字——戴进。他庆幸自己的光阴没有虚度。

  而在那个瞬间,在那个目眩的瞬间,银匠戴进,原本根深蒂固的人生观价值观土崩瓦解了。那些最令他沾沾自喜引以为荣的金首饰、银首饰,也随着那一瞬间情绪的混沌,在脑海的熔炉里,化为一摊摊黄的、白的水,付之东流,余下一场空。

  那一刻,他看到一个回收金器的店里,正在熔金。所熔化的金器,正是他最中意的作品。他捶胸顿足,先是埋怨那个狠心的熔金者,“烁吾所造,亡所爱”,进而痛定思痛,回顾自己一路的匠人履历,“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精意,将托儿不朽吾名耳”。他幽怨地说,自己鞠躬尽瘁,将青史留名的期望都托付在一件件金银首饰上,谁知竟然落得如此下场。经受了重大刺激之后,戴进坦言,自己的初心并不是做出美好的首饰,而是借此获得不朽的声名。

  这时候,有人来劝慰——金银首饰,那都是些俗人和妇人喜欢的东西。这些肤浅的人,哪里配做你的知音呢?如果转行画画,你一定可以流芳百世。

  回首历史,熔金的一刻正迎来命运的转折点,著名工匠戴进转身成为浙派绘画创始人戴进。

  历史记载戴进的故事并不多,后人只能通过画作,来品咂他的人生。

  匠人绘画,多有绝技。戴进转行绘画的时候,将他酝酿多年的匠人意气,一并带到笔墨中。

  《风雨归舟图》中,暴风雨横扫山川、树木、舟楫,路人艰难行走。就是这样一个瞬间的呈现,没有文人画关于出世和入世的矛盾表达,也没有人生境遇的影射,只是纯粹的描绘而已。他将风雨交加,狂风裹挟暴雨那一瞬间的“势”,准确表现出来。在暴雨中走过的人都知道,风雨是一重一重而来,并不是均匀的。戴进正是画出那种蛮横的感觉,那是写实的、直觉的、热烈的风雨神韵。

  人物画,他的《钟馗夜游图》极为传神。记得在后来的《钟馗》戏里,钟馗嫁完妹妹之后,赴终南山上任夜行一段,唱、念、作,都异常精彩。有唱词说得特别热闹:“摆列着破伞孤灯,对着那平安吉庆,光灿烂吐寒星。一行行大鬼狰狰,一队队小鬼狞狞……”《钟馗夜游图》描绘的正类似这一情节。钟馗的夸张神态,众小鬼的身形、样貌、心怀鬼胎的表情,上演着人间善恶的经典戏码。浮夸的线条,复杂的人物神态,戴进完全凭借想象完成。他尽匠人所能,画出“如戏”之感。

  戴进画松也好。《三顾草庐图》关山行旅图》春游晚归图》长松五鹿图》里,都有极为健硕的松。繁茂苍润,寻不到笔路。

  古人品评一幅画的优劣,常用能品、妙品、神品、逸品来分类。匠人作品常被归为能品。然而,匠心是一味药,配方是技艺加诚心,佐以苦熬的光阴为药引,用来医治傲慢和虚浮。拿绘画来说,常有人把一块泼墨、一条线,说得神乎其神,表达某种超自然的意象、诗境,趁机混到文人画的队伍里去了。而戴进绘画,正是他们的反面。他让绘画回归绘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