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是这样的阅读答案-裘山山
导语:
事情不是这样的
裘山山
①每天晚饭后,我总是去河边散步。走到靠近桥头的地方,我忽然看到那个戴红色棒球帽的男人了,他的旧书摊摆在路边。看到书总归是亲切的,虽然摆在那里的是些乱七八糟的书。演艺圈的八卦以及政治八卦,我都没兴趣。还有一些所谓中华传统文化,比如易经、王阳明心学之类,但一看就是粗制滥造的盗版。
②男人坐在小板凳上,手上拿了本书,估计是掩饰无人光顾时的尴尬。我刚要走过去,一本放在左上角的天蓝色封面腾的一下跳入我的眼帘。不会吧?不可能吧?我转身细看,还真是我那本——《红围巾》,天蓝色的封面,有一抹红。
③我问红帽子:这本书也是卖的吗?我指着天蓝色。听见我问,他头也不抬地说,要卖。我蹲下,翻开那本书的扉页,上面赫然写着:刘贤义先生存正。下面是我自己的名字。时间是2011年。
④我问,多少钱?他拿起来看了一眼封底说,五十。看来他是在定价上加了一倍。我说,这么旧一本书还卖五十?他说,有作者签名。我说,这作者也没啥名气呀。他不吭声。我又说,十块钱我拿走。他冷笑一声,显然觉得我很过分,不是拦腰砍,而是打骨折。
⑤我做出要走的样子。红帽子说,来来,我优惠给你,你四十拿走。我白了他一眼,还哼了一声。他说,那就三十,三十不能再少了。我说,二十,就二十。他说,喊,比原价还低。我说,新书都还有折扣呢。
⑥老实说,我这么跟他抬杠,其实是想给自己找个不买的理由,因为买回家也不可能再送人了。哪知他抬抬下颌说,拿去吧。我讪讪地说:“二十都高了。你肯定是从废品店淘的,成本也就一两块吧。”他说:“你说得轻松哦,这种有签名的,都是按单本卖的。成本十五,我就赚你五块。”
⑦姑且听之吧。我掏出手机,扫码付钱。输入金额时,还是输入了三十元。实在不忍心这么贱买自己的书。我拎着书回家,感觉找到一名失踪儿童。
⑧第二天早上,我在电脑前坐下,接着写我未完待续的故事。这是我的日常。我写故事,在各种故事里过日子,在各种故事里扮演角色,然后拿出去分享,乐此不疲。
⑨刚摸到键盘,忽然想起头天晚上买的那本书,连忙起身去找。封面的宝石蓝已经成了雾霾蓝,只有“红围巾”三个字依然很红。
⑩这是我的一本小说集,收录了我七个小说,已经出版十年了。我再次翻开封面,扉页上写着:刘贤义先生存正。刘贤义是谁?我怎么毫无印象。这本集子,我好像用稿费买了一点,但绝不会超过五十本。这么有限的数量,我竟然送给一个不熟悉的人?送书的日期也是当年。一定有什么原因吧。
⑪我翻看着,忽然被什么击中:书中的某一页,闪出几行黑黑的字,比印刷体大一倍,是手写的。怎么?还有人批注吗?我连忙翻到那一页细看,真的是批注,一共四行,写了如下几句话:
⑫事情不是这样的。
⑬没有红围巾。
⑭她不姓邱。
⑮后来又发生了好多事。
⑯我再往后翻,后面没有了,再往前翻,前面也没有了。我一页一页地翻找,确信没有了,整本书只有这一个地方写了这四行字。我说的这个地方,就是一篇小说结束的地方,这篇小说就是《红围巾》。
⑰我反反复复地看,感觉最有意思的是那句“她不姓邱”。我当初之所以把故事里的医生写成邱医生,完全是顺手拈来,因为我就认识一个姓邱的医生,是我邻居。所以看到“她不姓邱”,真是又好笑又诧异。其实在诧异和好笑之外,更多的是兴奋。真的,很兴奋。
⑱“事情不是这样的”,是怎样的?“没有红围巾”,有什么?“她不姓邱”,姓什么?“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是什么事?
⑲我决意要找到这个人。
(选自《中国作家》2022年第3期,有删改)
1.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2.分析文中的“我”跟摊主讨价还价时复杂的心理。
3.“我”为什么决意要找到留下批注的这个人?下列推测合理的项有( )(多选)
A.我好奇这个人为什么要留下这样的批注。
B.我内心十分渴望去了解他所经历的故事。
C.我从他的批注中感受到了创作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