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是这样的阅读答案-裘山山
导语:
D.我最想知道他为什么卖了我赠送给他的书。
4.对于同样的故事,下面中的读者为什么想留下批注“事情就是这样的”?
在写创作谈的时候,我收到一条短信,是关于我这篇小说《事情不是这样的》的读后感。一位读者说自己是报社编辑,他说他看完《红围巾》后也想留下一句批注:事情就是这样的。
(选自裘山山《〈事情不是这样的〉创作谈》)
答
1.“我”在旧书摊上买下自己曾赠给读者的签名书,偶然发现其中的批注,出于好奇,“我”想找到写批注的这个读者。
2.“我”犹豫要不要买(不想买),因为买了也不可能再送人;“我”不忍心自己的书被摆在简陋的地方和一些低劣的书一起售卖;“我”对摊主高价贩卖赠书行为感到不满。这种复杂的心理表现出“我”对自己作品的爱惜。
3.ABC 根据第⑱段“‘事情不是这样的’,是怎样的?‘没有红围巾’,有什么?‘她不姓邱’,姓什么?‘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是什么事?”可知“我”想要找到留下批注的这个人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好奇这个人为什么要留下这样的批注,这其中缘由是什么,这背后是不是又有一段什么故事。其次,根据第⑰段“其实在诧异和好笑之外,更多的是兴奋。真的,很兴奋”可知读者在小说末尾留下批注,可见读者在读“我”的书时,有了自己的代入感,并且浮想联翩,读者有了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看到这些验证了读者的思考过程的批注,感觉到自己的创作是有价值的,感受到了创作的成就感。故选ABC。
4.可能他也有类似的经历,与书中故事高度吻合;即使没有类似的经历,他认为“我”这样写也合乎生活的真实,合情合理;作为编辑,他认为创作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是可以虚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