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藏着一部元明清经典戏曲史。
导语:
(摘编自顾春芳《〈红楼梦〉里的生活美学》)
二:
那时贾蔷带领一班女戏子在楼下,正等得不耐烦,只见一个太监飞跑下来,说:“做完了诗了,快拿戏单来!”贾蔷忙将戏目呈上,并十二个人的花名册子。少时,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注]。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一个个歌有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做尽悲欢的情状。刚演完了,一个太监托着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谁是龄官?”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连忙接了,命龄官叩头。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做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从,定要做《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不过他,只得依他做了。元妃甚喜,命:“莫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绸,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之类。然后撤筵,将未到之处复又游玩。
注:脂砚斋批语: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摘自《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1.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出现的戏曲和各类演出不是多余之笔,其具有揭示人物深层的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和增加文本内涵与趣味的作用。
B. 临水戏台是中国古代戏台重要形式之一,与一个特殊的演出系统相关联,《红楼梦》中“藕香榭”便是这种古典戏台的范例。
C. 明清的宴饮中的唱曲之风与明代中后期以来的社会风俗有关,在《红楼梦》的筵宴中常见到唱曲、奏乐、行酒令等活动。
D. 《红楼梦》有一半以上的章回出现了和戏曲有关的内容,涉及各种生日宴会与家庭庆典的场合,对《红楼梦》起到多个层面的作用。
2. 根据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古典小说中嵌入戏曲演出既能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叙事功底,也能对某一历史时期日常生活及美学品位进行客观呈现。
B. 相较于正式戏曲,清唱是一种不带动作表演的演出形式,表演者常围绕某一特定主题,以歌曲、言词来表现故事内容。
C. 曹雪芹运用伏笔与隐喻的手法使得戏剧情境和家族命运形成对应,形成了戏剧性的张力,让全书的美学意蕴更加丰富。
D. 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府特地采买演员、排演戏曲,贾元春的额外赏赐烘托了贾家的富贵奢华,为其日后败落埋下伏笔。
3. 关于《红楼梦》中的戏曲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刘姥姥的村言村语“酒令”增加了文本趣味,也刻画了她幽默机敏的性格。
B. “冯紫英宴请众宾客”中,《红豆曲》在雅俗清浊对比中别具一格,显示出曹雪芹对戏文的审美旨趣。
C.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中,所点剧目之《寄生草》填词令宝玉震撼不已,实则暗伏了他的命运结局。
D.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中,管窥龄官在贾府的艰难处境,可了解康雍乾盛世贵族戏班生存的基本状况。
4. 请简要分析一的论证特点。
5. 脂砚斋的批语历来被视为阅读《红楼梦》的关键参照。请结合下表与一的相关内容,分析二中四出戏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原文 剧目内容简介 脂砚斋批语(庚辰本)
第一出《豪宴》 讲述恩将仇报,最终家破人亡的故事 《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 表达高处不胜寒,对人间真情的渴望 《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 写命运福祸相依,人生的智慧和超脱 《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 表达生离死别,对死亡的预感与哀恸 《牡丹亭》中伏黛玉死。
【答案】
1. B .“‘藕香榭’便是这种古典戏台的范例”表述有误。“范例”是指可以作为典范的例子,根据文中“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此处出现了濒水而建的藕香榭小戏台”可知,“藕香榭”是临时搭建的“临水戏台”,不能说成是古典戏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