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的教学说课稿
导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导入:同学们,成语是个大王国。这个王国里有耍小聪明的狐狸,有拔苗助长的农夫,还有糊涂的国王。今天,老师来当导游,带领大家来参观成语王国里的一口古老的井。
[课件出示:井]很久很久以前,这儿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谁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解释课题:观,看;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3、关于这个故事,你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说的板:青蛙、小鸟)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大家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想一想:青蛙在-------,小鸟在-------。
3、用序号标出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说说:它们在争论-------------。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
齐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用“落”呢?(副板书:落?)
故事就这样在青蛙和小鸟的邂逅中开始了。
2、回答提出的问题:几次对话?指名让学生按对话次数朗读课文。
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板:天?)
四、讲读课文
它们是如何争论起来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第一次对话吧。
1、讲读第二、三自然段。[课件出示]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问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它飞过哪些地方?)你能用朗读告诉大家小鸟飞了很远吗?
解决(落?)
(4)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2.讲读第四、五自然段。(接下来发生什么情况了呢)
1)[课件出示]
(1)指名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指夸张的话,吹牛)
(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
(5)教学际,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它们俩的语气、态度会是怎样的呢?同桌来演一演吧。
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坐井观天》
指名表演。
(7)青蛙和小鸟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谁对?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读课文,找出答案。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师板书:“天上”、“井里”
4)、指板书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5)、同学们讨论一下,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井底之蛙)
青蛙成为井底之蛙,并不能全怪它。它生来就在井底,出不去。青蛙也很可怜呀。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你能不能让这只青蛙不出井底,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吗?有什么办法?(生:让她看书、看报;帮它在井口装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