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opp整理 | 日期:07-24

导语:

  ①我们这里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为什么?(不一样。夏季较长,冬季较短。由于地球的公转)

  ②如果地球不是倾斜而是竖直的,地球表面有无四季变化?(没有)

  [教师]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个带。

  活动3【活动】地球上的五带

  (读教材图1.20“地球上的五带”,请各小组完成)

  ①在图上找出地球上的五带,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

  ②中国主要属于什么带?还有小部分属于什么带?湖南属于什么带?(北温带。热带。北温带)

  ③完成下表:

  五带 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 四季变化的情况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对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基本特征;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式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或者通过播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的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从中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2)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运动基本形式的一般特点

  教学难点: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观察法、演示法、绘图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图片展示]

  [教师提问] 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变化现象的图片。

  1.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

  2.地球上为什么会如此的四季变化现象?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课本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提示] 这些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运动引起的 通过简略的告知答案,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提问] 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学生回答:自转和公转 引导学生看课本,找出知识点 [提示] 首先学习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 让学生进入状态,大致了解教师授课的逻辑顺序,便于学生掌握 [教师提问]

  [过渡]

  简单温故一下初中地理课本学习过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回答:(概念、绕转中心、方向)

  温故而知新,为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教师点评] (1)地球围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自转。

  (2)绕转中心:地轴

  (3)方向:自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南顺北逆)

  [地球仪演示] 分别从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旋转方向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式的教学,更利于学生掌握

  [教师讲述] 地球自转的周期,有参考点的不一样,一日的时间长度也略又差异,有恒星日(23h56′4″)和太阳日(24h) 教学难点,简单讲解,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 [教师讲述]

  [教师设问]

  地球的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设问:什么是角速度和线速度,它们又是怎么计算的呢? 培养学生对实物模型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结合数学公式来分析,引出角速度和线速度存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演示图片、动画]

  [教师分析] 角速度:角速度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V=@/ t)

  线速度是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V=L/ t) [巩固练习]

  [提问] 问:广州和上海,哪个地方的线速度大?

  学生回答:广州 结合考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过渡]

  [提示] 从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四方面了解了地球的自转,接下来,继续按照这几个方面来学习地球的另一种地球的运动方式——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