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高一历史优质说课稿三篇

高一历史优质说课稿三篇

opp整理 | 日期:07-13

导语:

  通过采访邵飘萍,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及出示的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通过采访许德珩,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五四运动前的筹备:口号和传单的确定;运动的*路线及其发生的重大事件;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以及被捕到最后的释放等种.种经历,进一步落实五四运动的经过。

  通过采访蔡元培,根据他的所见所感掌握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成果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地位。

  角色表演后,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二个阶段(爆发和高潮)的时间、中心、主要力量、方式和结果(用表格制作),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3.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本目的讲授,采用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五四精神”一目的内容,并归纳。

  在讲授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时,通过新旧民主主义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4.五四精神

  这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先指导学生对照课本找出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五四精神的表现。

  5.课堂小结

  采用概述法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87年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6.课堂反馈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本课学习的知识

  7.课外延展

  布置一个课外探究课题,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深入现实,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学能创新的精神。

  四、板书设计: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

  1.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3.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

  4.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3.经过、结果

  阶段时间中心主要力量方式结果

  爆发1919.5.4北京青年学生**、口号部分学生被捕

  高潮1919.5.6-6上海工人、商人、学生三罢斗争罢免卖国贼

  拒签和约

  释放被捕学生

  三、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3.思想解放运动

  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沿着西方政治文化上溯其源头,就是古希腊,古罗马.古希腊人以其睿智创造了两个名词"公民""民主",影响了直至今天整个西方的历史.而古罗马的法律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的原则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类为实现它而追求的法律目标.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也为下一个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了铺垫.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2)理解罗马法的演变与罗马帝国扩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思考问题

  3)理解罗马法对后世法律体系的影响,促使学生通过对比,联系更清晰的从历史纵面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罗马法的内容及《人权宣言》,《权利法案》和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民法典》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