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娃教学设计说课稿
导语:
【设计理念及学情预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愿学、乐学,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读题目时要让学生对题目读出感情,可以这样引导,突出“中国娃”体现作为一个中国娃感到快乐和骄傲。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打开书57页,来看这篇课文,自己试着读一读,看看借助拼音能读会多少?(学生自读)
2、谁借助拼音已经能把课文全读下来啦?指名读,提要求:咱们来听听他读得怎么样吧!那么在听小朋友读课文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此时可以与学生进行“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仔细看”的师生对话练习。让学生明确倾听范读的要领。
3、这位小朋友读完了,你想夸夸他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小朋友读得很熟练,很准确,声音很洪亮,而且还有感情,这时则更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让他们自己来读。
4、初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你想像这位小朋友那样美美地读一读吗?老师先看看谁读书的姿势最正确,谁的书立得最直——学生自然做出读书的正确姿势。读的时候声音要洪亮,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5、再读课文,熟悉生字。
(请你再把课文小声读一遍,边读边圈出生字。认不好的生字多读几遍,做到会读会认。)
6、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生字娃娃现在要和我们交朋友了,我们就比一比,哪位同学交到的生字朋友最多,是最聪明的中国娃娃!)
(1)在儿歌中认生字。
(幻灯出示无拼音的课文)师:现在扣下手中的书,看大屏幕,老师这篇课文可没有拼音,看你能不能认出其中的生字,比比谁认得快。(认一类生字时强调字形,之后再认二类生字。)
(2)脱离儿歌认生词。
幻灯片出示生词:全班学生抢读生词。再指个别生字学生来认读。
【学情预设】该环节要充分体现照顾学困生。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
7、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1)指一名学生看书读课文,学生互动评价。(认会了生字,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课文。一人读,大家听,比比谁的耳朵灵,听他读得声音是否洪亮、字音读得是否正确、课文是否通顺)
(2)这位同学读完了,你想给他什么样的评价?就请你直接对他说吧!
(3)再指一名学生来读,学生再次互动评价。(谁想再来读一读,读得更好呢?)
(4)课件出示去掉拼音后的课文,学生看大屏幕读。(这回看看去掉拼音后谁读得)
【学情预设】通过启发学生,学生可能会这样说:“__,你读得很准确,也很熟练。”“__,你读的声音很洪亮……我要向你读得那样好。”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一共有几句话。(3句)你怎么知道是三句话呢?
2、谁来读读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请你把这三句话分别大声好好来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一边读,一边想:想想你从每一句话中都知道了什么?
3、谁来说一说,你从每一句话中都知道了什么?你想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
——我是中国娃,生着黑眼睛,长着黑头发。
先把句子读一读。谈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在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中国娃”“黑眼睛”“黑头发”这几个词,强调要重读,即边理解边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在理解句子的同时再来读读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个别读)。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中国人长的是黑黑的眼睛,还有黑黑的头发,他们和其他国家的人长的是不一样的。此时,我可以再次出示中国儿童和外国小朋友在一起的照片,再让学生进行对比,加深印象和理解。
——写的是在中国字,说的是中国话。
学生自己先把句子读一读。谈自己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老师边引导(课件演示象形文字演变的步骤),(同学们,你们看,咱们中国古代人多聪明呀,在没有发明汉字之前他们根据图画自己创造了象形文字,经过了几千年象形文字就演变成了咱们现代的汉字,中国的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特别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