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导语:
我说课的题目是《百合花开》。它是新教材6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板书几方面说一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
《百合花开》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诺曼底”号遇难记》、《清贫》共同构成了“为生命喝彩”这个单元,所以,很明确的这四篇课文都要传递给学生不同生命中同样值得喝彩的精神之美。
《百合花开》一文中林清玄先生描绘了拥有纯洁信念的野百合,她坚定、努力,让一个荒谷开满了美丽的百合 “以花来证明”自己作为百合的意义。以此来象征人生。
二、教学目标 。
课标要求,在阅读目标方面,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目标在第一学段提出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把握百合花的形象,感受信念纯洁和坚持的重要性。
2、知识目标:
(1)体会排比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2)能有感情的朗读并品味关键词句。
(3)学生的圈画和朗读。
重点难点:品味关键词句,把握百合花的形象。
三、学情分析 。
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对这样的文章读过一遍以后,基本能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大概含义,但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写作意图这两点还是无法领会,所以在读文章时往往会浅尝辄止,对于修辞手法,学生也只停留在考试时达得出,并未很好领会其中妙处。这两点是,我所教的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默读全文,整体感悟 。
课前预习全文。
导入:有一本书上说“一花一世界”,今天就让我们借由林清玄先生的《百合花开》一文来看看这株百合花为我们呈现出的世界。
第二步、交流初读的感受。
课前大家已经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三步、再读文章,圈画重点词句。
你喜欢这朵百合花吗,说说理由?
第四步、朗读文章重点段落。
又是什么让百合会自信、坚持、努力?
文章第三和第九自然段作为重点赏析的点:抓住朗读重音、语气的处理;并且抓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百合花的形象。
百合为什么会不断的开花?
第五步、老师小结。
第六步、作业。
抄写第九段的排比句,并仿照这个句子练习写一个排比句,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读读林清玄先生的其他文章。
板书:
顽强
一谷百合 开花 一株百合 自信 念头 纯洁
证明自己 坚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科要求会写的荆字。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王安石改字的精妙,体会推敲炼字的民族文化智慧。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安石改字的精妙。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导言:同学们,学过《泊船瓜洲》这首诗么?谁能背给大家听听?知道么,作者王安石在写这首诗时可费了不少心思,进行了多次修改。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导读文注意断句。指名读文,检查朗读情况。
3.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查到关于这课资料了么,谁能交流一下。
5.默读课文,结合书后注释弄清文章的意思
三、继续深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中人物,潜心推敲的精神品质。
1.同学们继续读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弄清文章的意思。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4.文章分几部分写的。
5.重温《泊船瓜洲》,请你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如果你有新的理解,还可以与同学交流。
6.读读课文,想想文中的“初、复、旋始”各是什么样意思?从这些词的前后联系上看,你能感悟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