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坐井观天的教育说课稿

坐井观天的教育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07

导语:

  学生明确了识字方法,我引导学生历经“在语文中识字——认读单个生字——认读词语这一过程,采用自读、同桌合作读、找朋友等形式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三)品读课文,理解寓言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然后用三副动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小鸟和青蛙进行角色朗读。

  朗读后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在回答,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一句来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为进一步体会青蛙目光短浅的原因,我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让学生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然后用纸卷成纸筒在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进一步体会青蛙的心情,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寓意。

  在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后,我在让学生给动化中的小鸟和青蛙配音,这时学生会读出青蛙傲慢自信的语气,小鸟的耐心的语气。

  这一环节的设计自始至终遵循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为生服务“的教育理念,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了只管形象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入境而生情,通过亲身体验达到理解寓意,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

  (四)延伸

  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画龙点睛之笔,我准备这样安排: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像,初步理解寓意。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理解寓意。

  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图片及头饰。

  过程:

  一、讲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发生过的故事吗?

  给大家讲一讲。

  板书课题:13、坐井观天

  二、自学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并在自己觉得难读的词语、句子做个记号。

  三、识字

  1、学生当“小老师”,用手中的字卡考一考同学。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巩固识字。

  四、朗读感悟

  1、自读第一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位置,并借助图画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井沿”的意思。

  2、默读,找出文中小鸟笑着说的不同语气。教师相机示范。

  五、讨论

  1、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六、实验

  1、走出教室看看天有多大,再把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看到交流观察所得。

  2、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再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质题目“坐井观天”的理解。悟明寓意。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息以为是。”

  七、表演朗读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2、小组派代表带上头饰表演朗读。

  八、拓展

  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九、写字

  抓住重点,分类指导

  1、出示“信、沿、抬、际、蛙、错”6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出示“答、还”两个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写字经验,自主写字。

  十、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一、故事引入

  师: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一天,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咦!后来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成语故事,《坐井观天》(板书)。

  二、初读熟知

  1 、师:同学们先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的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