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科里亚的木匣》教学说课稿

《科里亚的木匣》教学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7-03

导语:

  2.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你身边也有,你能举例说说吗?

  引导说话:随着时间的……(引发学生多方面思考,如身体变化、家乡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国际形势的演变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个启示,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探寻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启示。

  附: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科利亚

  妈妈 (四年前)埋

  (四年后)挖

  30 30 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一、说教材。

  《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想法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往往也就不同。《科利亚的木匣》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课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这是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二、说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

  3、学习课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三、说教法

  《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在教学中,我按照初读课文,理清顺序——品读感悟,明白道理——拓展延伸的顺序展开教学,在本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及学习问题,让学生带着学习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

  四、说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自制能力差,容易跑神又十分好动,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勾画重要句词。这些都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是“埋木匣”, 学生带着“学习问题”轻声朗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段。读完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活动二是“妈妈挖木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7自然段后,要求弄清“妈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怎么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活动三是“科里亚挖木匣”,学生分组读课文8—12自然段,想一想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习弄懂以上问题,最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活动四是“得到启示”, 学生齐读读课文13自然段,画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六、说板书

  26 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