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亚的木匣》教学说课稿
导语:
过渡:就这样科利亚把木匣埋在了地里,也把秘密藏在了心里,跟着妈妈去了喀山,他多么盼望早点回到家乡,又见到心爱的木匣,四年过去了,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回到家乡,他迫不及待的要做什么?
(二)研读埋木匣部分
1、快速读,找找挖木匣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来。
2、汇报出示。
3、第一次:大家发现这句话中哪个字很多?你有什么感觉?接下来我们品 味一下科利亚挖木匣时的心情。
出示: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可还没找到匣子,心里想:(
)。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累得( ),仍然没找到,这下,心里想:()。
练读,指名读,齐读。(帮他一起挖吧,真是越挖越急啊!)
4、这时候有几个小伙伴围过来了,他们对科利亚说了什么呢?指名读
9、10段对话。
5、科利亚就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他想到了!(出示11段)
指名读(读出自信;读出恍然大悟)你明白了吗?(看图说明)
明白后他马上行动起来。
6、第二次挖: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想想果然是什么意思?(生说)
我想你会讲对,你果然说对了,你们能用果然说句话吗?
找到木匣后科利亚会怎么样?出示图。指导读。
小结:从这件事科利亚领悟到什么?这个故事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下节课学习。
五、书写指导
鞋、斧、锯、免、屋
1、你觉得哪个字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生说师补充。
3、范写“鞋”、“锯”
4、生每个字写三个。
5、展示,评议。
附:板书设计
挖
埋
篇2: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篇3:《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写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
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
三、教学重点
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和妈妈埋下了木匣。四年后,科利亚跟着妈妈回来了,他们将要挖出他们的木匣了。关于“挖木匣”这部分,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带疑学文
1. 学生质疑,抓住重点问题板书,如:科利亚是怎么挖
的,挖出来了吗?有没有遇到困难?怎么解决?妈妈又是怎么挖的?
2. 小组读书讨论解决
3 .汇报,主要围绕重点问题进行理解。 ⑴抓含“仍然”的句子分析,指导朗读。
⑵柯利亚找不到箱子,他是怎么思考的?
(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问: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后来他挖到木匣子了吗?请学生边板书边说明
板书:四年后
挖
(这回科利亚量了五步。他一下子就挖到了匣子。证明科利亚的想法对了。)
指导朗读,抓含“果然”的句子
⑶科利亚遇到的这种情况妈妈遇到了吗?
板书: 30步
⑷引疑:从板书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讨论:为什么妈妈步子不变能挖出箱子,而科利亚不能? ⑸从妈妈和自己身上,柯利亚懂得了什么?
(学生读最后一段)
板书: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
“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事情呢?(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三)深化拓展
1.科利亚遇到问题能认真思考,所以他能顺利地解决了问题。现在,请同学们给《刻舟求剑》里的那个人想想办法,找到那把丢失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