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

opp整理 | 日期:06-26

导语:

  【内容标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意义。

  (1)时间:1978年1 2月; (2)地点:北京。

  (3)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4)意义: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标志着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是党的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试点: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2)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其收成按规定交给国家后,剩余部分归农民所有。

  (3)意义: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4)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建立: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影响: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l 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作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这样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点,本课是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课,在本主题中是学习的重点,同时在知识的关联中上承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下启本主题的学习内容:《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子目关系:《伟大的历史转折》共安排了三个子目的学习内容。“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个子目间的关系是:“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分别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与组织基础。也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的介绍。

  重点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的会召开及伟大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重点,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需要和历史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能力方面,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主要内容,了解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邓小平的再次复出对党和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

  整理,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辩论、列表归纳等探究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解问题以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