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伟大的友谊》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伟大的友谊》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19

导语:

  三、教材分析

  《伟大的友谊》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组教材的第二篇讲读课文,第一篇是讲读课文《长征》第三篇是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这三篇课文都表现了革命者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总的教学要求是有感情地读懂课文,要求阅读时,要把心放到课文中去,不仅做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入情入境被课文中表达的情感所打动。

  《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记叙了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革命活动的艰苦日子里,相互关心,亲密合作的动人事迹,赞扬了他们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建立的伟大的友谊。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们来分析本课的教材特点,不难看出,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上的相互关心和事业上亲密合作两部分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们可以抓住第四自然段——承上启下过渡段来品文悟“道”,概括全文。可以说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伟大”一词的含义,体会作品饱含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在了解本课教材在单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把准本课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之后,可以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把握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宁愿”、“各抒已见”造句;

  3、完成课后“练笔”作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设想

  为落实以上教学目标,较好地解决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语文“球体旋转型”阅读教学原理,提出以下教学设想:

  1.释题意,定支点,设疑激情。

  文章题目是“伟大的友谊”,教师可以从释题入手,直截了当地寻找支到支点——“伟大的”

  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

  ①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友谊,朋友间的情谊,这里讲的友谊是伟大的。)

  ②看到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①谁和谁之间的友谊?②通过什么事情他们之间建立了友谊?③为什么称这种友谊是“伟大的”?)

  以上教学环节,运用发现法,从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开始,就向“心轴”接近,点燃思维的第一束火花。学生一般地都可以意识到“伟大的”这一关键问题。“支点”得到确定。

  2.理层次,把重点,会意悟情。

  通过初读课文,解决几个简单的问题,搭起全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开始由“心轴”辐射全文。

  学生自读全文后初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①课文写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②课文主要是从生活和事业两个方面写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的。

  板书:

  生活

  马克思 友谊 恩格斯

  事业

  根据课文结构上的特点,引导学生径奔重点段第四自然段——承上启下过渡段,进一步敲定“伟大的”问题关键,也便于展开对全文的学习,可这样设计:

  (1) 再自由读课文,看文章中哪一个段落能够既点明这种友谊的内容,又说明友谊的伟大。

  (2) 投影出示过渡段练习题:

  “在生活上,恩格思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

  ①从内容上讲,这一段既写了(),也写了(),既写了恩格思对马克思的(),也写了俩人之间的()。

  ②这一段与前后段联系紧密,有()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段,依据这一段,我们可以把全文分成前后()部分。

  以上设计将语言文字训练与抓关键问题结合起来,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可以看到文章有分有总,有承上有启下,可写的都是一个主题——朋友间的友谊。

  3.品词句,重训练,入境动情。

  ⑴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入境入情的目的,采用抓住“支点”——伟大的,有步骤地向全文辐射,使文章这个球体旋转运作起来,先易后难,由简单到复杂。(即对球体实现定位旋转之始是由慢到快,师生的共同作用,使球体逐渐产生向心力)。

  可这样设计:

  ①默读,找一找,看课文哪一部分最直接,体地写出了两人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学生一般地都可找到事业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