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导语:
升任给事中,又调往永兴军。建议说:“凡是行军所必需的,希望下发到有关部门审查轻重缓急,分为三等,不急需的就取消。”以前,衙门中的小官向京师运木材,将木材漂流在渭水、黄河上,多有漂没,到达目的地后,便因不合要求被斥责,往往倾家荡产也不能赔偿,郑戬奏请每年减去了二十多万;又奏请取消征购余粮,以鼓励百姓存粮。
升任尚书礼部侍郎。巡视边疆到达镇戎 军, 元昊正拥兵逼近边塞。适逢黄昏尘烟大起,有人报告说敌人的骑兵来了,郑戬说:“这一定是三川的将士巡边返回,不是敌人的骑兵。”随后事情果真如此。等到边疆战事稍稍平息,诏令他返回,掌管永兴军。
任并州知州。契丹与元昊正在交战,边境的奏报交相而上,只有郑戬没有奏报。诏令派使臣询问其中的原因,郑戬回答说:“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中原不值得忧虑。”有荒废不用的土地叫草城川,郑戬招募土人做弓箭手,按人口分配田地。当初,兴兵作战,费用不足。河东一带流通铁钱,山地多产炭、铁,鼓风炼铁铸造钱币的利润丰厚,严厉惩办屡禁不止。郑戬于是奏请钱以三当一。命令发布后,士兵百姓相互煽动闹事,几千人上诉。郑戬听说后,将他们全部召到庭前,推出主谋者几十人,刺配他们,此事才得以平定。授任奉国军节度使,去世。谥号文肃。
篇4:中考语文一轮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D.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一提到雨,也就想到雪。“_____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_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①④③②D、③④①②
3.(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错误的一项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何当共剪西窗烛,巴山夜雨涨秋池。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对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极具艺术表现力。诗人赋予“日”与“春”以物的新旧交替,“生”与“入”以人的意志情思,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红”喻身世,借“春泥”明心志,表明决心远离官场,退隐避世,化作春泥,培桃栽李。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两句是词人借对月的怨愤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离人的同情。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两句既写思乡之情,又抒报国之志,揭示了征人们有家难回、功业未建的矛盾心理。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饮酒(其五)》)
“心远地自偏”表明因为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愁云”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由写愁云的惨淡引出下面的送别场景。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年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评卷人
得分
二、默写
请按提示填写出空缺的句子。(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