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与切入点
在孩子们关心社会生活的时候,老师一定也要更多地了解社会,更多地增长自己的见闻,并且对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要倾注热情,才能和孩子们一起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共同感受、经历和成长。
七、意料之外的事情
“意料之外的事情”往往一下子就能激起孩子的关注,有些意外发生的事情又具有教育的价值。也许一只小鸟忽然飞进了教室、饲养的小乌龟突然死去…都会带来教育的机会,那就要看意外发生的事情是不是合时宜,是不是具有教育的价值,如果是,就要把握住机会。
例如,我班在自然角中饲养了几只大蜗牛,我正设想着从哪个角度带孩子开展“蜗牛”主题活动的时候,一天晚上发生了蜗牛失踪的事情。在寻找蜗牛的过程中,孩子们议论了一些问题:“蜗牛不会叫,从没有听过蜗牛会叫吧?”“蜗牛有脚吗?”“蜗牛没有脚,怎么会有脚印呢?”“蜗牛没有脚怎么走路呢?”“蜗牛不会叫,是不是就没有嘴呀?”“没有嘴怎么吃东西,不吃东西就死了。”……这些问题不就是关于蜗牛的外形特征的关键问题吗?于是我帮助孩子把他们随意讨论的问题进行了归类,让孩子知道我们将要研究蜗牛的哪些问题。然后我们又根据木墙围上一道不太明显的“白线”找到了蜗牛,而且产生了“这条白线是什么?是蜗牛的脚印吗?”等问题。于是,我们的蜗牛主题活动就从介绍蜗牛的腹足开始了。在“蜗牛失踪”这个意料之外的事件中,在孩子们漫无目的的找寻中,老师抓到了如何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的契机。
其实,意料之外的事件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老师要判断出是否值得孩子们去探究,这个事件是否能让孩子形成有意义的经验。圣诞节前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大连友好幼儿园的贺卡,孩子们很兴奋:“大连在哪呀?是在我们中国吗?”“这封贺卡是怎么来的呀?是坐火车吗?”……在孩子们的议论中,老师捕获到了两个有价值的信息:大连的位置——引发孩子对城市、国家地理的初步概念;贺卡的邮寄——引发孩子对邮政的最初经验。“来自大连的一封贺卡”也使我们生成了主题活动。
结语:
幼儿园生成活动就是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活动,可以开展的幼儿园课程内容非常广泛。当它在某个场合、某个时间或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发生的时候,作为教师一定要珍惜,因为这些教育的机会,就象流逝的时光一样,流走了就不会重来,而且它的发生很多时候是我们不能预想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睁大慧眼,去捕捉去实践,使孩子在我们实施的教育里更好地成长!